地名:沙河营镇 | 隶属:城固县 |
行政代码:610722102 | 代码前6位:610722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6 | 邮政编码:723000 |
车牌代码:陕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6.0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8万人 |
人口密度:约56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驻地位于汉江北岸,河床逐年南移,形成一条沙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建村,故名沙河营村。清中期发展成自然集镇而得名沙河营镇。
基本介绍:
沙河营镇位于城固县城西7公里,龙沙路、108国道交汇处。辖11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 ,人口19263,总面积26.03平方公里。有耕地1.88万亩(其中水田12625亩,旱地2076亩,猕猴桃园5000亩)。
境内村村7米水泥路相通。11个行政村均跻身县级“小康村”行列、镇政府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机关标兵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模范镇”和“果品基地镇”。
沙河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镇内供电、供水、排水、通讯条件优越,各项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是发展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理想境地。止2006年9月,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704万元,占年任务的78%,其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沙河营镇被命名为2023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三道堰位于城固县沙河营镇袁家营村一组支八斗下游。东与博望镇杜家营相邻,始建年代待考证。现见该堰南北流向,堤坝呈梯形分布,长11.8米,宽7.8米,高4.9米,有石条砌筑的6层小堰坝,堰坝顶部
历史沿革:
清沿明制,属西路16地的沙河营地。
民国十九年(1930年),全县分12区辖74坝,该地属西部16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全县设11乡7镇辖147保,龙头镇辖9保。
1950年,设沙河营、安乐堂、上道院、叶家堡、梁家庵5乡。
1956年,合并为沙河营、上道院2乡。
1958年,设沙河营管理区、上道院管理区。
1961年,改为沙河营公社、上道院公社。
1964年,辖区内梁家庵村、柳林营乡周家庵村合并成立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15年沙河营村与官井村合并为沙井社区,成立沙井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6年成立张家营高级社,1958年为张营大队,1966年为沙三大队,1977年复为张家营大队,因在县内重名,1982年改名张家咀大队,1983年体…[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属沙杜第五保,1956年成立安乐堂高级社,1958年成立安乐堂大队,1966年改名沙四大队,1977年复为安乐堂大队,1983年体改为安乐堂村委…[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属沙杜乡第八保,解放后1956年成立郑家营高级社,1958年成立郑家营大队,1966年改名沙六大队。1977年复为郑家营大队,1983年体改为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梁家庵大队,1984年撤区并乡,体改为梁家庵村委会,划归沙河营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三星大队,以三个村组成命名。1966年改名红卫大队,1977年为建安大队,1983年体改为建安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袁新大队,1966年改名红心大队,1977年改为袁家营大队,1983年体改为袁家营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汉江大队,1972年改名司家铺大队,1983年体改为司家铺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乡村、叶家堡两村合并,取两村名称的首字命名为刘叶村,为群众自治组织,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