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混由山西洪洞迁此,村名朱家庄,简称今名。1949年属一区。1955年属长岗乡。1958年为长岗人民公社朱庄生产大队。1961年为长岗区朱庄生产大队。1965年为长岗人民公社朱庄生产大队。1984年为长岗乡朱庄村民委员会。1986年为长岗镇朱庄村民委员会。朱庄村:位于吴庄村东北侧。……。 |
清顺治年间十世朱国铭由火楼析居于此,以氏名村称今名。1949年属三区。1955年属孙聚寨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蒋新庄生产大队。1962年为孙聚寨区蒋新庄生产大队。1965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蒋新庄生产大队。1984年为孙聚寨乡朱庄村民委员会。孙寨朱庄村:位于张庄村南侧。……。 |
朱庄村:位于马六村西南侧。……。 |
明洪武年间,朱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始名朱庄。1949年属于第六区。1955年属王集中心乡。1958年属王集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属王集乡班庄村民委员会,同时从班庄村民委员会析出后李庄、朱庄、汪刘庄,共3个自然村成立朱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朱庄村……。 |
因处岭南,原名南庄。1982年因重名,更名朱庄。原名南庄。1949年属济源县六区。1955年属济源县王屋区。1958年属下冶人民公社,名为南庄生产大队。1982年因重名,更名朱庄生产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下冶乡,名为朱庄村民委员会。2007年撤乡建镇,属下冶镇,名为朱庄村民委员会。朱庄村……。 |
明洪武年间朱氏自山西移民至此定居。1949年称朱庄村公所,属慈圣区。1955年称朱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慈圣区。1957年称朱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小吴乡。1958年设朱庄生产大队,属慈圣人民公社。1961年属慈圣区小吴集人民公社。1964年属慈圣人民公社。1977年属小吴集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朱庄村民委员会,属小吴乡。2005年12月,尚寨乡与小吴乡合并成立惠济乡,属惠济乡至今。朱庄村……。 |
朱庄村:位于蔡小街村南侧。……。 |
朱姓大户在此居住,后来逐渐形成一个村庄,取名朱庄。1968年成立马桥公社朱庄大队。1984年改置为朱庄村民委员会,属马桥乡辖。1998年马桥乡撤乡设镇,朱庄村随其所属至今。朱庄村:位于马桥镇以南2公里处。……。 |
明永乐七年(1409年),魏氏自山西迁此,以姓氏取名,“行”即“街”与“村”同,因定居者皆魏氏,故名魏行。1949年建国后为南乐县二区魏行村公所。1956年为张果屯乡魏行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张果屯公社魏行大队。1984年为张果屯乡魏行村民委员会。2012年改为张果屯镇魏行村民委员会。朱庄村……。 |
明代,朱姓始祖迁此定居,得名朱庄。1949年属商丘县。1951年称朱庄行政村,由商丘县划归谷熟县杜集区。1954年,谷虞合并,属虞城县杜集区。1956年称朱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沙集中心乡。1958年称朱庄生产大队,属杜集人民公社。1975年属沙集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朱庄村民委员会,属沙集乡,沿用至今。朱庄村:位于沙集乡以西1公里处。……。 |
明初,朱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定村名。村内姓氏中朱姓最多。1955年11月属堌阳乡。1983年12月成立东朱庄村民委员会,属堌阳乡。1986年12月堌阳镇撤乡建镇,属堌阳镇至今。朱庄村……。 |
清顺治十八年(1661),朱氏迁此建村取名凤洼。清嘉庆十六年(1811),建两座庙,更村名为朱双庙。清光绪年间,更名为朱庄。1949年属商丘县。1951年称朱庄行政村。划归谷熟县站集区。1954年谷熟县并入虞城县,仍属站集区。1956年称朱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文集中心乡。1958年称朱庄生产大队,属站集人民公社。1961年属大侯区。1975年属文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文集更名为闻集……。 |
朱庄村是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大马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10173203201。 |
朱庄村:位于娄店乡以南3公里处。……。 |
清顺治四年(1647),朱氏自西北朱楼分村在此。清道光二十年(1840)部分村民分村建小朱庄,此处更名为朱庄,故名。1939年属虞城县第二区。1946年属虞城县王集乡。1949年属刘口区戴庄乡。1956年建鲜艳第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道口乡。1958年改为朱庄生产大队,属道口人民公社。1959年属双八人民公社。1961年属道口区双八人民公社。1962年废朱庄生产大队,属道口区戴庄人民公社。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