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原有朱姓聚集在圩沟旁,得名朱圩子,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朱圩村村民委员会。建国初期时属龙潭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飞跃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龙潭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龙潭公社,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龙潭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朱圩大队改为朱圩村,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属龙潭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龙潭乡,1999年改乡为镇,2010年东圩……。 |
朱圩村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 朱圩村位于淮北平原的灵璧县南部,地处徐州和蚌埠两市中间,向东33公里与104国道相连,往西37公里同合徐高速对接,S201省道临村而过,乡村水泥路通达顺畅。村总面积13.5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农户689户,人口2989人,劳动力1605个。 二 、自然条件及资源优势 ⑴自然条件 朱圩村地处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农业气候区,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地势平坦,……。 |
朱圩村位于五河县武桥镇东北角,北与泗县墩集镇相邻,东与江苏省泗洪县接壤,有一条7米宽的柏油路向西直通104国道,向东通江苏泗洪。朱圩村现有人口3026人,耕地6476亩,党员97名。该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2个党支部,分别是朱圩商业党支部和大蒋种植党支部,共有6个党小组。朱圩村2005年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农贸市场一个,商住楼93栋,现已全部出售。 在种粮大户蒋英宝的带动下,朱圩村出现了6户粮食种植……。 |
朱圩村位于申集镇西北部,她北临沱河,西与刘集镇将集村相连,南与乔张村相邻,东与于张村相邻,交通便利,水产资源丰富。 朱圩村总人口3038人,660户,耕地面积6415亩,有劳动力1830人,流动人口1100人左右,农业以小麦、水稻为主,农业总产值900万元以上。村设立党总支部,下设两个分支部,有党员50名,流出党员6名。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90%以上的农户安装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货车45辆,小汽……。 |
为避水灾在以朱姓村民的带领下修坝拦水,而得名朱圩。上世纪60年代成立朱圩大队,隶属于三河人民公社。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为朱圩村,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朱圩村与杨圩村合并成立朱圩村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朱圩村……。 |
因由西朱圩、前朱圩两村合并,故名。解放初期分别名为西朱圩村、前朱圩村;1961年分别改为西朱圩大队、前朱圩大队;1983年分别改为西朱圩村村民委员会、前朱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两村合并为朱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朱圩村:位于陈巷村北侧。……。 |
因古时圩内有一地主姓朱,故名。1958年设立朱圩大队,1983年改为朱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朱圩村:位于大井村以北2公里处。……。 |
以前姓朱的人家为本地大户,故取名朱圩。1958年为朱圩大队,1983年改设朱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朱圩村与顾圩村合并,组建新的朱圩村,同时设立新的朱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朱圩村:位于周集社区以西3公里处。……。 |
因朱姓村民居多,又因村子仅靠着的河西边有个大土圩,而得名。1958年成立朱圩大队,1983年改为朱圩村,成立朱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朱圩村和梁锅甑村合并为朱圩村,一直沿用至今。朱圩村:位于红窑镇东北5公里处。……。 |
因朱姓迁此定居造圩,故名。1950年前属宿迁县,后划归为新安县王庄区。1957年属新沂县邵店乡。1962年属新沂县邵店公社朱圩大队。1982年属新沂县邵店乡朱圩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县邵店乡朱圩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10月属新沂市邵店镇朱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朱圩村:位于邵店以北2公里处。……。 |
因1963年撤区建社时设朱圩公社、1983年改朱圩村而延续使用为合并后的村名。2001年撤销原吉明村、蒋圩村、朱圩村,合并建立朱圩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朱圩村由原来的朱圩、蒋圩、吉明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位于七珊线与江平线的交界处,南与靖江隔河相望,西与虹桥镇的毗卢村接壤;辖33 个村民小组,人口4564人,耕地面积4174亩,社会面积7774亩;现有在职在编干部8人。*数据来源于泰兴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