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清同治年间,杨姓在此修一砖井,得名杨砖井,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建国初期时属夏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冲锋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队均划小,属夏店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属夏店公社,1972年恢复区委建制分设区,属夏店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政社分开,属夏店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夏店乡,2000年改乡为镇。一直沿用此名。砖井村位于夏店镇街道南面,交通便利,全村2672……。 |
人民公社时期,被称为砖井大队。党家岘乡政府成立后改为砖井村。砖井村……。 |
明初先民由山西迁此时,此处有一口古砖井,供周围六七里远的人吃水。此村因此称作砖井。仕望集乡砖井村位于乡政府西方向1.5公里处,面积1平方公里,共285户1089人,其中流动人口439人。该村现有党支部1个,党员33人,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1662亩,已流转270亩,村内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和梨等经济作物,有密植梨园区1个。……。 |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部队北征,路经此处,为取水饮用,在此处建造四口砖井,后有人在此定居,故名砖井。1948年设砖井行政村,属第三区。1956年属太子庄乡。1958年改砖井生产大队,属界沟公社。1961年属高庙公社。1963年属清化公社。1977年属高庙公社。1984年设砖井村民委员会,简称砖井村委会,属高庙乡。2005年属清化镇。2014年属清化镇街道。砖井村……。 |
秦市乡砖井村位于秦市乡西北部,与沙岗镇洗马村相邻,耕地2706亩。砖井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385户1945人,外出务工26人,空巢老人14人,留守家庭7户,留守儿童7人,留守妇女4人,农村低保户19户36人,五保户0人。村级组织:砖井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1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0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5……。 |
砖井村:位于穿城镇西北2公里处。……。 |
砖井社区:位于宏恒胜路8号。……。 |
砖井村有19个村民小组,农户756户,农业人口2332人,耕地面积1459.28亩,目前村便民服务中心已成立,建有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科技文化讲堂、警务室、生产、生活资料超市,投入资金42万元。1、文体活动中心:面积680平方米,现有图书2000册(其中科普书860册);兵乓球桌2张,篮球场1个,配备了体育器材若干,为农民提供较为舒适的文体活动场所。2、卫生服务站:房屋六间180平方米,持证……。 |
1958年设立砖井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砖井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砖井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