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场村位于镇政府北1公里处,耕地面积106亩,54户,总人口274人。村有党员19名,支委3人。未来五年张场村准备利用光明街北延有利契机,计划打造成为新建设的农贸市场占地30亩推广示范区。 ……。 |
明初形成村落,清属天门县官城乡白云里。民国时属净蒋乡。1949年属卢市区。1956年后属和平乡。1958年属卢市人民公社张场大队。1970年前七、华福、华严大队并入张场大队。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净潭公社张场大队。1981年2月更名为张家场大队。1981年底恢复原管辖地张家场大队。1984年区乡建制,属卢市区净潭乡张家场村。1987年撤区建乡为张家场村村民委员会。2018年8月张家场村与前七村……。 |
范围,明代自然形成村落,属承天府京山县,清代属湖北安陆府京山县。1949年后,属潜江县第九区,为张家场村;1955年1月成立张场初级合作社,属潜江第一区;1955年7月属天门县多宝区,1956年成立张场高级合作社属多宝农业指导组,1958年属曙光人民公社;1959年属多宝人民公社沿江管理区,为张家场大队;1961年政社分离,属多宝区沿江公社。1966年更名为张场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多宝人民……。 |
1984年1月张场村从张家场村分出,属张沟镇张场乡张场村;1986年2月属新里仁口镇;2001年2月属张沟镇至今。张场(小张家场)村……。 |
1950年后,属张场自然村;1955年为张场村,属张家乡管辖;1956年为张场社,属张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新沟人民公社,设立张场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新沟区张场公社;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属周老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新沟区张场乡,原名称张场大队变更为张场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周老嘴镇;2017年9月12日张场村和团洲村合并为张场村,属周老嘴镇管辖至今……。 |
此地靠近沙市至汉口的水路要道,来往商船必经之地,并在此地歇息待行,而形成衣、食、住、行俱全的商业场地,加之村内张姓多,清朝有一名人张可前,曾官至清顺治年代的兵部待郎,为纪念他而得名张家场,简称为张场。1950年属江陵县第三区。1952年属于岑河区。1958年设立张场大队,属岑河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岑河区丫角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岑河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岑河区岑……。 |
有在当地知名度较高的集场名“张场”。1984年,因行政体制改革,设立农村群众自治组织,故名张场村村民委员会。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张场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张场农业合作社,仍属张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张场农业合作社改为张场大队,属团林人民公社张场管理区;1984年,体制改革,张场大队改为张场村,属张场乡;1987年,属团林铺镇管辖。张……。 |
张场村地处陈河镇东北部,县河西岸,国土面积1.26平方公里,现有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60人,现有党员18人,村干部4人。经济发展:张场村主导产业为农业,以土地承包、水面承包为集体经济发展重点。社会事业:近年来,张场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着力为村民办了三件实事。一是投资4万元为村民新建了二级抗旱站,维修硬化了一个老抗旱站;二是投资8万元为村民修……。 |
早在百年前,太山乡桥扳村张姓人家在此建场种地,张姓村民较多,故名。1958年,名为张场大队;1983年,改设张场村村民委员会;1994年前隶属铜山县;1993年12月区划调整后,隶属徐州市贾汪区。张场村:位于塔山东北4公里处。……。 |
张场村是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铁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481108999。 |
张场村是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王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983104247。 |
张场村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接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70923109202。 |
张场村是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403102292。 |
此地以前为聚居贸易地,且是张姓人家的聚居地,故名。1958年为张场大队,1984年变更为张场村后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张场……。 |
驻地张场,村名遂借取此为名。原名胜利大队,解放初曾名水陆村,1981年以驻地张场更名为张场大队,隶属崇仁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更名为张场村,2007年与水陆村、活灯杆村合并,组建为张场村,隶属崇仁镇,2019年区划调整后隶属思蒙镇至今。张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