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所村属丘陵区,地处施官镇东北角,东南面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烟灯村、精磁村接址,北面与国营长山林场紧邻,西面与本镇龙山村交界,全村所辖16个村民组,分布在22个自然村庄,共有农户685户,社会人口2740人,农业承包人口2288人。全村实有耕地面积4438亩,其中水田3550亩,有小二型水库两座,库容量约58万方,有当家塘坝32面,可蓄水53万方,水利条件一般。全村现村党员53名,支委会有3……。 |
因该处有五所,分为东、南、西、北、中,且在五所中间,故名。1958年称中所大队,1983年改中所乡,1986年改中所村委会,1989年改管理区,1998年改村委会,沿用至今。中所村位于石潭镇北部,距圩镇约5公里,全村共15个村小组,总户数1034户,人口5034人,有耕地面积2668亩,其中水田1665亩、旱地1003亩,鱼塘150亩。林业用地面积14176亩,其中生态林面积11620亩,商品林面……。 |
因中所所在位置前有一山像一座钟,而临近的一丘大田中有一块石头竖着像一把锁,故名钟锁,“钟锁”二字笔画繁杂不便认写,人们就习以为常地改为中所,因又是村委会所在地而得名。1943年前中所属岑巩管辖,1943年后才划归镇远,为江古乡第6保,解放后仍属江古乡,1953年白果从江古分出,成立白果公社所,1958年成立白果工区,1961年与江古分并,1963年又从江古分出,成立白果公社,中所就成为白果公社中所……。 |
中所村位于大西桥镇东部,距镇政府约两公里,滇黔线贵、贵黄线、株六复线、关州线从中横贯而过,是一个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村民纯朴的屯堡自然村寨,全村总户数916户,人口3761人,以汉族为主体,全村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3623,非农业人口138人,区城面积7.8平方公里,村民除从事农业生产外,生猪饲养及生猪营销是中所产业支柱。 --人口总数:3761人 农业人口:3623人非农业人口:138人--行政……。 |
中所村是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北史家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131002105205。 |
中所村是贫困村,距县城 18 公里、乡政府3 公里。辖自然村1个。全村395 户,854口人,常住165 户,330人,外出务工193人,务工收入231万元。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2504 亩,林地1950亩。粮食总产量 375吨,同比增长2.5%;经济总收入854.93万元,同比增长23.9%;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同比增长 6%。……。 |
据县志记载,明洪武七年建镇西部,设左右前后中五所为五寨堡,传说此为当时之中所。另据传说,该地建村时因地处平川中间,起名中村,后因邻近前所、右所,故改名中所。1958年11月,以所管辖村庄名称—中所村,建立中所生产大队;1984年10月,更名为中所村民委员会至今,简称中所村委会。中所村……。 |
明军屯边,是十四、十五世纪云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它的意义在政治上确定了明王朝对云南的稳固统治,在经济上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而且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在人口上则带来了大量以汉族为主的群体,大大改变了云南的民族结构,一些以汉族为主的村落集镇慢慢形成了,带有军事色彩的“所”、“营”、“屯”比比皆是,明洪武年间设卫所制时,曾设中前百户所于此,取名中前所,因村委会驻地在此。解放前属崇政乡。1949年1……。 |
1953年属第五区,1959年为东坝公社中所管理区,1963年为东坝区中所公社,1970年为东坝公社中所大队,1984年为东坝区中所乡,1988年为东坝乡中所村公所,2000年为东坝镇中所村民委员会,2003年为临安镇中所村民委员会至今。中所村……。 |
以原驻地中所街得名。明代“屯田制”中在此设“所”,地处川河中游,得名中所。现驻地山脚,故名。解放前为清凉区第五乡公所;1950年成立中所村政府;1953年改为中所小乡;1958年改为中所管理区;1961年改为中所小公社;1968年改为中所大队;1984年改为中所乡;1987年改为中所办事处;2000年改为中所村委会至今。中所村……。 |
1949年前属龙海区镇海乡,1950年后属龙海区墩子乡,1955年为曲靖县二区墩子乡,1958年成立珠街公社中所管理区,1963年为珠街区中所公社,1969年撤区为珠街公社中所大队,1988年为珠街乡中所村公所,2000年为珠街乡中所村民委员会,2013年10月行撤乡设街道为珠街街道中所村民委员会。中所村……。 |
1976年为中所乡,1987为中所大队,1994为中所办事处,2000年为中所村民委员会至今。中所村……。 |
中所村委会隶属嵩明县滇源街道办事处,属于半山区,距离滇源街道办事处8公里,距离盘龙区40余公里,县城21公里。东邻老坝村委会,南邻甸尾村委会,西邻小营村委会,北邻南云村委会。辖皮家营、中所、新发、庄科等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14户,有乡村人口2301人,其中农业人口2286人,劳动力148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86人。全村国土面积10.75平方公里,海拔1970米,年平均气温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