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村位于淝河乡东南,淝河北岸,刘褚路南,原官庄、崔元、中黄、浦家四村合并的大村。西和中淝村交界,东与古城乡相邻,东西长达5公里。全村有20个自然庄,26个村民小组;耕地7813亩;人口5592人;党员106人;村设党总支,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党员议事会成员19人;流动党员1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村民代表47人;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2011年农民人……。 |
中黄村概况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中黄村位于泥河镇的东北部,北面、西面环绕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煤矿,东北面与怀远县为邻,距镇政府一公里,县道泥淮路、乡村道中杨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4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现人口2688人,其中城镇居民986人,土地面积2890亩。近每年,我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农村经济生机盎然,农民生活……。 |
中黄,即寄予村民朴实,能够飞黄腾达的聚落1949年10月属新兴县第三区称社中乡;1951年属三区中黄乡;1955年属上沙区公所称中黄乡;1958年2月属社圩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11月属社圩公社中黄大队,1959年属共城公社称中黄生产大队;1961年9月属上沙公社称中黄大队;1968年4月属上沙公社,称中黄大队;1975年属上沙公社称中黄大队;1983年11月属上沙区公所称中黄乡;1986年11……。 |
中黄村位于黎平城北24公里(直线),原中黄乡政府驻地。黎锦公路经街心过,亮江河流经村边,地势平坦,长条形聚落,是县内较大集市之一。原名中黄桥,万历年间(1573-1619),因建一座三拱石桥而得名,后简称中黄。海拔387米,年均气温16℃,最高气温34-36℃,最低气温零下3-5℃,无霜期290天,东接茶山村,南连秧南村,西与锦屏新化乡交界,北与盎寨村毗邻。国土面积19942亩。清道光年间设屯,民……。 |
中黄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0公里处,沙壤质土,地势平坦,村民以农为主。全村237户,972人,党员38人,两委班子3人,耕地1572亩,粮食总产量958吨,棉花总产量2吨,油料总产量17吨,蛋鸡存栏34400只,鲜蛋总产量305吨,肉类总产量88吨,经济总收入2590万元(工业收入1912万元),人均生活水平5370元。……。 |
明成化十年(1474)有位名叫黄义聘的人从大黄村迁此建村,取村名黄义聘。后人感觉直呼其先祖名讳不敬,又因与大黄同气连枝,以大、中、小排序,便改称中黄。1949年属太康县第二区(马头)。1958属马头公社。1965年成立赵寨大队,属高朗公社。1979年析设中黄大队,属高朗公社。1983年改为中黄村民委员会,属高朗乡至今。中黄村……。 |
中黄村是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3101100215。 |
中黄村是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626101211。 |
中黄村位于临池镇东北部,总人口306人,耕地415亩,现有党员12人,村民代表6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