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居住地处玉屏梁南段两侧阵地,生长芦苇而得村名。1949年隶属于白驼区玉屏乡芦花村;1959年为玉屏大队;2004年撤乡设镇后隶属于白驼镇芦花村至今。民国时期为保甲制,1949年初为芦花村人民代表大会,1955年至1958年为芦花农业合作社,1958年至1980年为芦花生产大队,1983年至今为芦花村村民委员会。芦花村……。 |
芦花行政村位于台路沟乡所在地东3公里处,辖芦花,郝家营2个自然村,共89户,236人,从业人员110人,劳务输出98人,医保人数195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人。 ……。 |
以植物命名。因该地原为荒地,芦花盛开,故名。1951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升级为高级社;1958年转为人民公社;1975年县行政区划调整,建立新农人民公社芦花大队,后属积玉口公社,积玉口区所辖;1975年建立积玉口乡芦花大队;1994年建立积玉口镇芦花村至今。芦花村……。 |
因村址依湖傍水,芦苇丛生,遍地花絮,故名。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属沔阳州咸宁乡,清光绪元年(1875)属沔阳州南乡,1932年属沔阳县四区沙口乡,1951年属洪湖县七区沙口乡永丰村、三井坛村。1958年属沙口公社永丰大队、红卫大队,1961年属沙口区狮子河公社永丰大队、红卫大队,1975年属沙口公社芦花大队。1984年属沙口区香檀河乡芦花村,1987年属沙口镇芦花村至今。芦花村……。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公社下设管理区,管理区下设生产大队,该大队以高家楼建筑出名,内外雕花,遂取名“楼花”,因楼不开花,故改“楼”字为“芦”字而得名芦花大队。1984年统一取消大队,改名芦花村村民委员会。明、清至1931年属永福乡永二里。1932年属华滨联保。1942年属敦礼乡。1947年敦礼乡改名青云乡,属青云乡。1951年部分居民点属水庙乡,部分居民点属关帝庙乡。1952年水庙乡改名包王乡,……。 |
芦花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五都,1913年属南区;1930年至1934年隶属第四区;1946年属庾信乡;1949年6月属冯口区署;1949年7月属枝江县冯口区;1955年7月属宜都县百里洲区。芦花村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边江高级农业社、同心高级农业社,属宜都县冯口指导组凤梁乡;1958年10月合并为更名为芦花生产队,属百里洲公社凤梁管理区;1961年5月改为芦花大队,属百里洲区凤梁公社……。 |
芦花村是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岭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624116245。 |
芦花村是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柳林洲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611001206。 |
1983年之前叫芦花大队,1984年之后改为芦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无变化。芦花村……。 |
资中县龙结镇 芦花村于 2020年 5月进行了村级建制调整,由原 芦花 村和 硝洞子村,芭蕉湾村合并而成,芦花村位于龙结镇 西(方向)部,幅员面积6.7 平方公里,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 3262亩,其中田 1442 亩,土 1820亩。全村总户数为1028户,户籍人口 3128人,现有党员 95 人,村办公室位于 芦花村 4组,建筑面积 300平米。芦花村有特色产业 2 项:一是 血橙,……。 |
芦花村是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西陵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723120999。 |
芦花村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兴隆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510623109999。 |
芦花村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503111999。 |
芦花社区位于东港街道西北部,东邻南岙社区,南连红旗社区,西接浦东社区,北与展茅街道交界。社区管理委员会驻芦花街119号,由芦花、施家岙,小蒲岙三个经济合作社组成,辖区内交通便利,329国道线贯穿东西,地理位置优越。芦花社区区域总面积7.271平方公里,其中芦花2.28平方公里、施家岙3.171平方公里、小蒲岙1.82平方公里。社区常住人口户数1407户,4534人,其中芦花480户、1560人,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