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中村村[3]

中村村[3]

  中村村是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50903109202。
  中村屯,因地处田垌中间,故名。1951年至1957年为中村乡,1958年为大队,1962年成立小公社,1966年恢复大队,1983年改为乡,1987年改为村公所,1996年改为村民委员会。中村村……。
  中村屯原名弄楼江(即弄楼中村),壮语Ndoengraeugyang,“弄ndoeng”指山林,“楼raeu”是枫树,“江gyang”指中间。因原弄楼江村建于枫树林中得名。后一分为三,中村屯地村处于中间,故名。1961年从琴怀大队析置中村大队,属土博公社。1962年并入土博区琴怀公社。1968年属土博公社琴怀大队。1980年再析置中村大队。1984年改中村,设中村村民委员会,属土博乡。1987年改设……。
  中村:居于其他村的中间。因驻地位于中村自然屯,故名。1951年为中村乡,属鹿寨县第四区。1955年属融安县第六区(泗顶区)。1958年改大队,属良老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桥板区。1966年复改大队,属桥板公社。1984年改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属桥板乡至今。中村村……。
  中村村是广西梧州市藤县岭景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422109213。
  中村村是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木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50881110202。
  中村:中村村距村委会0.5公里,是中平村委会唯一的一个苗族村庄,现有农户42户,147人口,村庄区域面积2853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26亩。主要以种植橡胶、槟榔收入为主,特色产业有龙眼种植、养蜂。目前橡胶种植面积700多亩,开割面积504亩,槟榔种植面积450多亩,种桑面积34亩,养猪50多头,三鸟存栏量170多只。截至2011年8月底,全村种桑养蚕累计产蚕茧1189斤,产值15443元。全村2……。
  十四户中村位于盐山县城西南角,东临十四户东村,北临十四户中村,西临十四户西村 ,现有住户230户,居住面积120余亩,耕地面积2000余亩,常住人口800人,党员24名,村内主干道全部实施硬化,入村标志明显,村中电力线路全部到户,村中现有私家车100余辆,摩托车电动车基本普及,全村互联网宽带上网用户也逐年增加,村内现有小型企业3户,从业人员30多名,年利税10万元以上,鸡棚1个,年收入3万元。为提……。
  臧村镇中臧村位于保定市清苑区臧村镇东部,北邻白洋淀大道,南与望亭镇顾上村相邻,东与东臧村相邻,西与臧村相连。设有自办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中臧村全村总人口2850人,763户,党员85人,现两委干部7人,耕地总面积3405亩。全村农业以大田作物为主,主要靠外出务工为主。 ……。
  中村隶属羊平镇,位于羊平镇的中部,地貌属于丘陵和平原地带,位于县城正南12公里,距离镇政府1公里,曲新公路穿过此村,全村耕地916亩,总户数605户、总人口2429人,人均耕地0.37亩,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一年种一季,亩产约为700斤。村两委班子健全,全村党员62人,党支部成员5人,村委会成员7人,其中书记主任一人兼,村民小组11个。 ……。
  中村位于龙门所镇中心,非贫困村,距县城30公里。辖自然村1个。全村735户,1407人,常住466户,842人,党员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66人,其中未脱贫19户19人。全村总面积 4.91平方公里,耕地2852.1亩,林地2228亩。村内有机井5眼,其中生活用井1眼,农业用井4眼。护林员10人,巡河员2人。……。
  陈庄镇中村位于灵寿县西北50公里处,东邻横山湖,西通五岳寨,北有201省道,南有观光路,通村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现有506户,1543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村耕地850亩,玉米为村内主要农作物。……。
  位于商丘至单县公路两侧,在双八镇政府中部名中村,故名。1939年属第十区道口保。1946年属朱集镇道口保。1949年属刘口区道口乡中村行政村。1956年建道口乡中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道口人民公社中村生产大队。1962年废中村生产大队属双八人民公社。1965年复置双八人民公社中村生产大队。1983年4月更名道口乡东村村民委员会。1984年9月改双八镇东村村民委员会,属双八镇,历史沿用至……。
  因处于后坡和前屯两个村中间,故取名中村。1952年属二区前屯乡管辖。1955年属河底中心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河底人民公社中村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为中村村民委员会,属河底乡。2009年河底撤乡设镇,为中村村民委员会,属河底镇。中村村……。
  中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昆阳古城所在地,昆阳之战起源于此,其中烧车之战、盘肠大战、王莽撵刘秀、吃罢晚饭鸡打明等典故发生于此。原旧县街分为南、中、北三个大队,现今定为南、中、北三个村别,中村由此得名。辖8个生产小组。全村人口433户1879人,党员49人。该村最主要名胜山陕庙、关爷庙远近文明,车夫庙为于中村东侧烧车河畔东岗之上,三面环水始建于东汉,建筑布局宏伟,有大殿三间,主神是车夫神与车夫奶奶,……。
更多资料
闂備礁鎼崯顐﹀箠韫囨稒鍋夐柛顐f礀缁犺绻濇繝鍌涘櫣闁稿鎷�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