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赵桥村位于坟台镇东部,南邻陶楼村,东邻二郎,该村于2006年10月30日由原邹营村、赵桥村合并而成,总面积5293平方米。16个自然村,1235户,总人口4219人,总耕地面积6293亩。该村于2006年成立于党总支,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4名。特色产业:本村在邹营示范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养殖业主要有规模养猪。……。 |
赵桥乡赵桥村位于赵桥乡集镇中心,村委会占地总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30平方米,南靠双沟镇,北临十九里镇,距双沟集镇约13公里,距十九里集镇约10公里,亳古路和梅北路跨村而过,所以本村交通比较便利。赵桥村由原来的4个行政村合并组成,现所辖自然村26个,总户数2143户,人口8532人,有党员142名,现有村两委人员11名现全村总耕地面积15800亩。赵桥村现有村两委人员11名,其中一名选聘……。 |
赵桥村位于固镇县北部,仲兴乡东部,区划调整后现属仲兴乡辖区,土地面积5100亩,人均土地面积3亩,现辖5个自然庄,10个村民小组,决人口1700人,村内交通便利,村内有水泥路二条,表年路东西3华里,中干沟路南北2.5华里,贯通村里交通。村里有支部委员3名,村委会委员3名,村支部一班人始终以五个好为目标,坚持抓好党建,促进经济,着力发展地方经济,搞好支部建设、党务、村务全面公开,村里各项事业得到全面……。 |
赵桥村位于丰乐镇西北部,与花岗镇相连。现有村民组17个。共有土地2615亩,其中有360亩退耕还林。外出务工人员将近500人,总人口1642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8人。外出党员13人。农业以油菜、小麦、水稻种植业为主,兼有零星养殖业。 基层组织有活力。围绕新时期基层组织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新任务,赵桥村两委以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为落……。 |
赵桥村位于南运河西侧,建有赵桥完小,总人口2965人,流动人口474人,村域面积7344亩,耕地面积6120亩,党员56人,村两委7人,以农业种植为主。……。 |
村民赵姓居多,村庄紧靠引河桥,故名赵桥。赵桥村……。 |
赵桥村村情概况一.基本情况(一)赵桥村基本情况1.村域情况。赵桥村位于光山县城东南部,斛山乡西北部,光山火车站部,距离县城3公里,北与紫水前楼村隔河相望,东邻火车站,南接良种场.地理位置优越.也是光山县交通枢纽重要村.西有大广高速.南至光山火车站智慧大道.穿过京九铁路.在建天赐路从赵桥村中心穿过.距离乡镇府12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组.全村共计419户(公安户籍422户),现总人口2104,(公安户……。 |
高庙乡赵桥行政村位于高庙乡东南部,辖赵桥、艾庄、裴庄、五里庄等四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4户,2100人,全村耕地面积4330亩。牛高路、裴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 赵桥村经济发展思路为依托市场,在以小麦、小辣椒、玉米、棉花为主的种植业基础上发展养殖业。目前每年小麦种植面积4000亩,产量360万斤;小辣椒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60万斤;玉米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150万斤;棉花种植面积……。 |
明洪武年间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名赵营。因村西建庙,又称赵庙。民国初修桥,亦称赵桥。清末民初属桐柏里。1936年属都司联保。1941年属万全乡。1949年属都司乡。1958年属林扒公社称赵营大队。1969年属都司公社称赵营大队。1982年属都司公社称赵桥大队。1983年赵桥大队改为赵桥村民委员会,属都司乡。1998年撤乡设镇仍属之。都司镇赵桥村位于都司镇北1公里处,全村辖 5个自然村,1950人,……。 |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赵姓十四世人在村南修石桥一座,树碑一座,称赵桥。1949年属第四区。1954年称赵桥行政村,属虞城县稍岗区。1956年称赵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三庄乡。1958年称赵桥生产大队,属三庄人民公社。1961年归属杨集区。1975年属稍岗人民公社。1977年属三庄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赵桥村委员会,属三庄乡。2005年三庄乡并入稍岗乡,属稍岗乡。2014年稍岗撤乡设镇,属……。 |
明代,赵氏家族从山西洪洞迁移而来,走到一座石桥处,赵氏家族决定停下休息,在此建庄,得名赵桥。1949年属辛集区(鹿邑县第六区)。1956年属辛集乡。1958年为辛集人民公社赵桥大队。1983年为辛集乡赵桥村民委员会。1990年为赵桥村民委员会,属辛集镇至今。赵桥村……。 |
因赵氏在此居住,区域内有座桥而得名。清末民初,属汝阳县。1913年,汝阳县更名为汝南县。1949年,属汝南县水屯乡。1950年,属汝南县第三区。1958年,撤乡建社,属汝南县水屯人民公社。1980年,由钟楼生产大队和关帝庙生产大队各分出5个自然村,成立赵桥生产大队,属水屯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改置为赵桥村民委员会,属水屯乡。1998年,撤乡设镇,属汝南县水屯镇。2001年,将汝南县水屯镇……。 |
清嘉庆年间,从赵老家迁来赵姓。之后,又迁来邹,雷,张诸姓。为行走方便在枯河上建桥,初名张桥,后赵姓人多,又有人官居总兵,改名赵桥。村以桥命名。1949年属项城县第四区。1958年属郑郭公社。1983年成立赵桥村民委员会,属郑郭乡。2001年属郑郭镇。2016年12月属东方街道。赵桥村……。 |
明弘治三年(1490),赵氏从山东益州迁居河南赵寨居住。明末,从赵寨迁至此地居住,因此地有座小桥,故名赵桥。1958年设立赵桥生产大队,属北杨集人民公社。1983年设赵桥村民委员会,属北杨集乡。2017年撤乡设镇,归北杨集镇至今。赵桥村……。 |
镇南2.5千米,清代光绪年间,姓赵的始住。村民赵自然自筹物资,在礓石河上修座过车石桥,人称赵桥,村以桥名。明、清属南阳府新野县。民国时期属新野县新甸铺区高营乡栗湖赵保。1947年属湖北省襄阳县程河区栗湖赵乡。1953年属龙潭区栗湖赵乡。1956年2月属苍台中心乡。1958年建赵桥大队,属郭滩人民公社大队。1961年5月属郭滩区苍台人民公社。1968年8月撤区属苍台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赵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