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楼村:位于娄店乡以北1公里处。……。 |
清代,赵氏迁此定居,建一高楼,取名赵楼。1949年属商丘县。1951年称赵楼行政村,属谷熟县黄冢区。1954年属虞城县黄冢区。1955年称赵楼高级生产合作社,属界沟乡。1958年称赵楼生产大队,属界沟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赵楼村民委员会,属界沟乡。1986年界沟乡撤乡设镇,属界沟镇。赵楼村:位于界沟镇西北4公里处。……。 |
明洪武三年(1370),赵氏先祖迁居此地,因当时盖有一处楼房,故取名赵楼,因位于利民南部,久之又称南赵楼。1949年12月,称南赵楼行政村,属城关区。1954年9月,谷熟县并入虞城县,属老县城。1955年12月称南赵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利民乡。1958年称南赵楼生产大队,属利民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南赵楼村民委员会,属利民乡。2001年镇乡合并属利民镇至今。赵楼村:位于蒋黄村以南1公里处。……。 |
明代,赵氏迁此,初名赵庄,后盖楼房,更名赵楼。1981年改今名。1955年称赵楼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李原中心乡。1957年称赵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李原乡。1958年设赵楼生产大队,属李原人民公社。因与本县张桥公社赵楼大队重名,于1981年8月经商署文(1981)62号文件批准,更名为西赵楼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西赵楼村民委员会,属李原乡至今。赵楼村:位于商周高速西侧。……。 |
赵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三民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磨山乡。1956年属永城县雨亭乡窑山高级社。1958年属芒山超英公社六营(驻后尧山集)。1959年属芒山公社贾阁生产大队。1962年属芒山区磨山小公社。1965年属芒山中型公社。1968年属芒山大公社。1975年从周桥大队分出赵楼大队。1984年属芒山镇赵楼村民委员会。赵楼村:位于姜……。 |
明天启年间,李氏买赵氏地,不改其名,后为了与北赵庄区分,改为小赵楼。1948年属第七区。1956年属骆集中心乡,名为小赵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骆集人民公社,名为小赵楼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属骆集乡,名为小赵楼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赵楼村:位于骆集乡西北3公里处。……。 |
赵楼村:位于陈集镇西北5公里处。……。 |
赵楼村:位于黄口乡东南3公里处。……。 |
赵楼村:位于远襄镇。……。 |
传明洪武年间,赵姓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经勤俭持家,家业日益兴盛,建一土楼,人称“赵家楼”,简称“赵楼”。1949年,设立平原省,属平原省清丰县第二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河南省清丰县第二区。1957年,属六塔乡。1958年,为六塔人民公社赵楼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为六塔乡赵楼村民委员会。赵楼村……。 |
赵楼村:位于老王集乡以东5公里处。……。 |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寿张城南三华里处,始祖姓赵,生活富裕,当时建村时盖一座二层小楼,取名赵楼。原属山东省寿张县。1949年为平原省寿张县一区赵楼村公所。1952年属山东省寿张县一区。1958年为寿张县台前公社赵楼大队。1963年属寿张县城关区。1964年随台前区划归范县,隶属河南省。1968年属河南省范县台前公社。1974年为范县台前办事处台前公社赵楼大队。1978年为台前县台前公社赵楼大……。 |
明代,赵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迁于夏邑东南十八里居住,在此建插花门楼一座,故得名赵楼。1949年10月属胡桥区(第二区,治所在胡桥集)。1956年属胡桥中心乡,名为赵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属胡桥人民公社,名为赵楼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为乡,属胡桥乡,名为赵楼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赵楼村:位于胡桥乡以北2公里处。……。 |
明代,赵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起初人数最多,以东头港子上安家,取名赵楼。1949年属商丘县。1952年称赵楼行政村,属谷熟县大侯乡。1954年谷虞合并,属虞城县。1956年称赵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大侯乡。1958年称赵楼生产大队,属大侯人民公社。1961年属大侯区。1965年复属大侯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赵楼村民委员会,属大侯乡。2022年6月因撤乡设镇,属大侯镇至今。赵楼村:位于大侯乡以……。 |
村民委员会区域内有东赵楼、西赵楼。明初,赵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楼成村,取名赵楼,后因聚落成东西两台,村民遂命名东赵楼、西赵楼。简称赵楼。清属洪水图东洪里。1931年属第七区(东洪桥)。1941年属东洪乡。1949年属第三区(东洪镇)。1956年属东洪中心乡。1958年设立赵楼生产大队,属东洪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称赵楼村民委员会,属东洪乡。2010年5月属东洪镇。赵楼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