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集村简介 赵集村位于赵集乡政府所在地,是由原赵集、鞠营、李油、小张四个村合并而成,总人口5400多人,耕地5500余亩,辖20个自然村。该村现有农户1672户,人口5767人,耕地面积6841亩。村支部共有党员120人。近年来,该村交通物流、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村支柱产业。……。 |
村委会驻赵庙,故名。1961年人民公社化,为黄集公社赵集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黄集乡赵集村;1992年撤乡并镇,黄集乡并入铁佛镇,为铁佛镇赵集村;2007年并村调整,赵集村与李集村合并,为铁佛镇赵集村至今。赵集村位于铁佛镇北部,比邻河南省,一村连两省,典型的边界村庄,全村共有4000人,一个党支部,党员88人,主要种植小麦和大豆。……。 |
赵集村有党员63人,村组干部8人。近年来,赵集村党支部以“五个好”村支部创建活动为载体,在镇党委、政府地领导下,在村支部委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各类公益事业的建设我们本着多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主要有: 1 、在村道建设方面,我们重点对全村的主要道路每年进行至少二次的全面维修,方便群众的日常通行。 2 、抓好水利设……。 |
赵集村基本概况 赵集村位于冉庙乡中西部,西于颍泉区相接,南北宽1公里,东西长5公里,向阳河横贯东西,插冉路横穿南北,村内与外界有水泥路相通,交通便利,农产品资源丰富,主要盛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芝麻、花生等,养殖业也很丰富,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该村是原八里、董寨、赵集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南面与新杨堂接壤,北面与张桥村连接,西面与颍泉区伍明镇相邻.全村共18个自然庄,依次是小来寨、八里、董……。 |
赵集村位于夹沟镇东南部,东临永安镇,支河乡南,与杈元村相邻,西靠青山村唐张村,北与秦湾村相邻,实有人口数4200人,可耕地面积8000亩,荒山面积6100亩。 赵集村辖赵集村、顾家、于家、李家、武家等六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9个党小组,实有党员113人,下设赵集、于家、武李3个分支部,党政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3名分支部书记,9名党小组长。 ……。 |
一、基本情况赵集村位于双桥集镇东南部,东与淝河乡毗邻,西接双桥集镇中心,北与湾东村接壤,南邻小街村,刘濉路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赵集村有2个自然村(原赵集村和邢桥村),21个村民小组,人口3291人,耕地5910亩,赵集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480元。赵集村共有党员79人,成立赵集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赵集党支部和邢桥党支部),党员议……。 |
赵集村位于大杨乡西北部,是原泗县黄圩区赵集公社所在地,撤区并乡后划入现在的大杨乡,它北部与黄圩镇相邻,东部、南部和西部分别与时圩村和李庙村相邻,2008年3月,村级区划调整后,有原来的谷卢村和赵集村整建制合并而成,辖区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人口4392人,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7800亩。村党总支下辖社区、老年、流动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4名,其中预备党员8名,村党组织在党的-及党的……。 |
因该地因交通便利,逐渐形成一个集市,周围居民多姓赵,故称赵集。1965年属芦沟人民公社,1969年属望疃人民公社,1983年属望疃区芦沟乡,1992年撤乡划镇属望疃镇。2008年3月由庞庙村、赵集村合并为现今的赵集村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赵集村:位于望疃镇东南部,与蒙城县三义镇搭界,人口5179人,16个村民组,即周庄、集前、集后、黄吴、任前、任中、任后、吴庄、邱庄、韩庄、中吴、王庄、苗庄、大……。 |
赵集村位于濉蒙交界处,305线与许赵路两侧,总人口4880人,耕地面积8460亩,辖12个自然庄,20个村民小组,该总支共有2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党员总数118人,其中45岁以下党员40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99人,女党员17人。王建总支书记主持村全面工作王辉副书记、村主任 主持村委会全面工作孙朝帮 副书记 组织工作高宝玉 委员宣传工作、文书赵有标 委员 王艳春 委员民兵营长毕全三 委员治安……。 |
赵集村位于连镇乡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处,耕地面积2230亩,村庄占地35o亩,现有人口938人,其中党员25人,村支部成员5人,村委会成员3人。……。 |
清代,有赵举人在开封府供职,探家时设集市而取名赵集。1949年属商丘县。1951年称赵集行政村,属谷熟县黄冢区。1954年属虞城县黄冢区。1956年称赵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黄冢中心乡。1958年称赵集生产大队,属界沟人民公社。1977年划属营廓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赵集村民委员会,属营廓乡。2000年撤乡设镇,属营廓镇。2013年经省政府批准营廓镇更名木兰镇,属木兰镇,沿用至今。赵集村:位……。 |
赵集村位于刁家乡北部,距乡政府5公里(东邻小王庄村,西邻葛家村,南邻西陶村)。全村有一个(赵集村)自然村组成,共4个村民组,总人口1236人,300户,党员43人。辖区总面积3200亩,其中耕地面积2200亩,荒地、河堤500亩,主要种植作物有花生、大蒜、西瓜等,其他经济作物有白菜。2016年人均纯收入5200元。无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包括村委室32间,变压器4台。……。 |
赵集村位于赵集镇中心地带,与安徽省临泉县陶老乡相邻,属于街道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赵集村下辖一队、二队、三队、四队、竹园、余庄、新队七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84户,2198人,耕地1480亩,水塘面积约180亩。赵集镇现有文化大院1个,大型超市2个,农家书屋1处,城乡居民养老服务点1个,村组无线广播组组通,每个村民组有一个无线广播接受器,现有交通出行硬化道路17公里,实现硬化道路“村村通,组组……。 |
清初,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赵老人与其女儿赵兰以沙河摆渡为生,父女二人忠厚勤恳、热情、受人敬佩,众人称赵兰埠口。因水陆交通方便,客商群居,逐渐形成集市,称赵兰埠口集,后演变为赵集。1918年属商水县北区赵集地方。1947年12月属郾商西县。1955年12月属四区(邓城)赵集乡。1956年10月属汤庄乡。1958年8月属汤庄公社。1961年8月,建赵集大队,属汤庄区。1962年6月属汤庄公社。1……。 |
据赵氏墓碑记载:明初其始祖赵五老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后有集市,更名赵集。明属圉镇保。清属苏木社。1911年属赵邓岗联保。1944年属芝圃县政府三区。1946年属三区赵集乡。1958年8月,成立赵集生产大队,属圉镇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赵集村民委员会,属圉镇乡。1994年属圉镇镇,至今。赵集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