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埔山下,村后锡头山(小山岗)西坡有一村称锡头,锡头村后有荒草埔,故名。清属长兴里锡园保;1943年属长兴乡美后保。1950年属第四区后埔乡。1956年与金埔、古宅乡合为牧茶乡,属汀溪区;1958年与新凤、诗坂合并为新圩乡。1959年析置后埔大队,属布塘公社;1960年属汀溪公社;1961年属新圩公社;1984年改为后埔村,属新圩乡;1988年属新圩镇管辖至今。1997年属同安县,2003年属……。 |
村后有片荒埔,故名。清属同安县归德里六都、七都、八都沟尾保。1943年属莲山乡后寨保。1950年为第三区后寨乡。1959年与莲花村合称后寨大队,属莲花公社。1961年析置后埔大队。1984年改莲花乡(1991年改镇)后埔村村委会。后埔村位于莲花镇政府驻地西北约3.5公里,全村有497户1791人,辖8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7个独立核算小组。村设党支部,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7名。以农为主,以种植……。 |
后埔村位于永和镇东北,辖后埔、塘仔头2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后埔村,450户,1850多人,村落面积3.5平方公里。 【地名含义】 因村坐落于山埔之后,故名“后埔”。 【历史沿革】 明、清属十三都,民国33年(1944年)属至善乡杏山保;建国后,1956年属栖梧区彭田乡;1959年属龙湖公社割山大队;1961年划属永和公社后埔大队;1984年改永和镇后埔村委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位于永和镇政府……。 |
一、基本概况1、自然资源后埔村位于深桥镇西部,距镇区约8公里,辖4个自然村(后埔、上园、新起寨、大兰埔),周边与深桥镇下园、树美、华表、郭寮村和旅游区上营村、白洋乡阳山村接壤。全村土地面积1900多亩,其中水田面积600多亩,林地面积250多亩,其他大部分是丘陵,水资源缺乏。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埔村人口2650人,共12个村民小组,是诏安老区村,劳动力人口1300多人,外出劳动力1000多人,五……。 |
后埔村位于火田镇北部,毗邻国道324线,距镇政府3公里,距城关约13公里。辖7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189户,总人口4089人。共有党员105名,现有村两委干部10人。面积约7648亩,森林覆盖率65%。全村有耕地1490亩,林地1085亩,以农作物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已形成初具规模的水果集散中心。农民人均收入8308元。有温泉洗浴场所2处。留有宋朝古建筑黄堵桥。……。 |
后埔村位于岩山乡政府驻地芹元村西部的2.5公里,西南部与铁山镇毗邻,北部与雁石交界,地处3个乡镇结合部。是岩山通往龙岩市区的西大门。后埔村名起源于村附近土丘(袁草埔),有一草坪,按土丘前后方位,村坐落在草坪的后部,故名后埔。全村山地面积7200亩(504公顷),耕地面积168亩(11.8公顷)。全村平均海拔385米,为岩山乡最低海拔处,四面群山延绵,峰峦起伏。自然资源和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大面积……。 |
后埔 村后埔村位于南少林路北侧,距镇中心1公里,是著名的香蕉之乡。现有11个村民小组,居民382户,总人口达1532人,党员80名。全村拥有耕地400亩,林地1213亩,果地510亩,现有村道4公里。2007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149吨,蔬菜474吨,水果总产量327吨,畜产品产量达214吨,村财收入1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52元。辖区内拥有粮油加工厂、干果、罐头加工等一些传统的农副产品……。 |
后埔村(旧时称鹤山)系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之行政村,位于仙游县西部,木兰溪上游,东与中峰村接壤,距县城20公里;西与西苑乡半岭村交界;北联六角山至西苑乡政府5公里;南以木兰溪为界(隔岸为湘溪村)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村落与居民]后埔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全村人口4562人;1185户;辖区内有28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后埔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英勇地对敌展开艰苦卓越的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党……。 |
该地祖先元末明初从江西迁来在田垅后面较平坦地方建房定居,故名。宋属河源下里,明、清属河源里,1949年前属墩联保,1958年属莒溪公社吴坑大队,1981年从吴坑划出为莒溪乡后埔村委会,1993年属莒溪镇后埔村委,至今沿用。下辖:后埔、凹下,是村委会驻地。后埔村……。 |
古代,杨氏村民从下后宅迁此,建村于海埔地之后,故取名为后埔。以所在地自然村后埔命名。明、清属十八都庸庄、埔林铺,民国时属洛阳镇后埭保。1949年属六区(洛阳)后埭乡,1952年属东园区,1958年属上游公社后任大队,1961年属洛阳公社后任、后埔大队,1966年改称为东莲大队,1982年属洛阳公社后埔大队,1985年改为洛阳镇后埔村委会。后埔村……。 |
后埔村位于南山镇西北部,南与凤池村交界,北与前坑村连接,东与江布村毗邻,西与后溪村相连。全村面积0.5003万亩;有160户、652人;下设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距延平市区35千米。1987年后埔村被省评定为老区村。基础设施通村通组道路100%硬化。投入33万元改造农村安全饮用水。村级卫生所1所,乡村医生1人,有文化俱乐部1个,设有活动室、娱乐室和阅览室。安装健身活动器材。该村小学于07年撤并……。 |
先民从峡山上埔迁至,村后又邻土埔,为纪念祖居地,故名。创村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先后由曾、柯、林氏迁入建村。1951年称后埔村,属桑田乡;1957年称后埔高级社;1960年称后埔管委会;1968年称后埔革委会;1976年称后埔农业生产大队;1988年称后埔管理区,1999年称后埔村委会,沿用至今。后埔村位于榕江之滨,国道324线横穿。现有人口5910人,1080户,耕地面积980亩,……。 |
后埔村位于隆都镇西部,北邻上北村,东南与店市相邻,南面与潮安县江东隔镇江相望,西面与潮安县磷溪镇接壤,面积约1.8平方公里。后埔村下辖后埔、白沙宫、堤兜、宁厝埔、洪渡头上社、下社、龙溪共7个经联社。现有住户1281户,人口5125人。村民以陈姓为主,还有秦、王、潘、洪、张等姓氏。全村以纯农经济为主体,现有耕地1430亩,主要种植水稻和水果,其中,番石榴、青枣等的种植就达500多亩。工业经济主要是羊……。 |
明朝崇祯年间,刘姓先祖从福建迁至建村。原属上林大队,因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土地分散,范围广,于1980年春分出成立后埔大队,全队有3个自然村。1988年改为后埔管理区,1999年改为后埔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后埔村委会是碣石镇最南端的濒海村庄,下辖3个自然村,总人口3088人,是最偏僻落后的乡村之一。后埔村委会利用本地濒海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入粤东地区较大的鲍鱼养殖;海胆、紫菜等养殖业,增加村……。 |
1958年至1983年为生产大队;1984年2月撤销生产大队设后埔乡政府;1986年改为后埔村委会;1990年改为后埔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改为后埔村民委员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后埔村地处揭西县河婆街道中西部,距离县城2公里,全村有1213户共5120人,耕地1157亩。村民以务农为主,部分村民从事工商,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年,人平均收入为5393元年。后埔村有党支部书记1名,村委主任1名,……。 |
莲都区岩泉街道后埔行政村地处丽水市区北端,后埔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人口集中,现有8个村民小组,村民604户,共1440人,全村经济收益主要依靠房租,外出打工,经商,2014年村集体收入111.8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47.2万元。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村双委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积极工作,推动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推进了后埔村的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政治的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让我们共同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