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岳庄村[2]

岳庄村[2]

  岳庄村:位于龙岗街道东部,耕地面积2154亩。现有4个村民小组,198户,960人。……。
  岳庄村是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03206211。
  很早以前岳姓在此落户,故名。1981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该村与辛店公社岳庄重名,经开封行署(1981)139号文件批准,更名为岳村。岳庄村地处薛店镇镇区东边,东临京深高速公路,和港区紧紧相连,省道豫04公路从村中东西贯通,交通十分便利。岳庄下辖3个自然村岳庄村、西桥村和小李庄村,6个村民组,全村420户,1730人,全村面积2470亩,耕地70亩,全村党员共44村。……。
  此地原有黄河渡口,由张姓定居捕鱼,得村名张口。明洪武年间,岳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落户,后张口改岳庄,1949年,设立平原省,纸房一带先后隶属清丰县第一、二、三、四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隶属河南省清丰县三区。1955年,属纸房乡。1958年,为纸房人民公社岳庄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为纸房乡岳庄村民委员会。岳庄村……。
  传明末时原名“曹家作”,清初沁河泛滥将村冲毁,水过后岳氏族人在此重建新村,得名岳家庄,简称岳庄。1958年为岳庄大队,属大虹桥管理区。1983年为岳庄村民委员会,属大虹桥乡。岳庄村……。
  清乾隆年间岳姓始居,故名之。明、清先后属原敦保(里)、圣水保(里)。1927年归属第四区。1946年属大孟乡。1949年属大孟区。1951年属第二区。1956年为岳庄村,属东漳中心乡。1958年建岳庄生产大队,属万滩公社。1961年析置东漳公社,属东漳公社。1963年并入大孟公社。1965年复置东漳公社,仍属之。1983年改为岳庄村民委员会,属东漳乡。2004年更名为雁鸣湖乡,属之。2010年撤乡……。
  为明初山西移民岳姓迁此建村而得名。明初成村。1929年属第一区。1942年属置城镇。1946年属三善镇。1949年复属第一区。1958年建吕楼生产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岳庄村民委员会,属城关镇。2006年属蒲东街道,沿用至今。岳庄村……。
  明代,岳姓从山西泽州或潞州地区迁此定居,初,俗称南河里,后以姓氏定位今名。1949年属四区。1955年属石婆固乡。1958年建岳庄大队,属魏邱人民公社。1975年属石婆固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岳庄村民委员会,属石婆固乡。2013年属石婆固镇。岳庄村……。
  传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建三官庙碑》记载,取名南寒竹。相因居寒竹(今高庙)之南而得名。后以姓取名岳庄。1949年属浚县第四区。1958年建岳庄生产大队,属浚县大赉店人民公社。1983年设岳庄村民委员会,属浚县大赉店乡。1992年属浚县大赉店镇。1997年属郊区大赉店镇。2001年属淇滨区大赉店镇,沿用至今。岳庄村……。
  据《岳氏家谱记载》,明代,岳氏人家自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取村名岳庄。1958年建队,称岳庄大队,属滑县留固公社。1983年撤社建乡,称岳庄村民委员会,属滑县留固乡。1987年撤乡建镇,称岳庄村民委员会,属滑县留固镇。岳庄村……。
  岳姓先居此地,故名岳庄村。1999年北渡镇铁炉行政村析出成立东铁炉、西铁炉、岳庄3个行政村,属湛河区轻工路街道。2006年属马庄街道。岳庄村……。
  岳姓人氏始居,后形成村落,故名。1947年属宝丰县四区。1958年建岳庄大队,属滍阳公社(后改称薛庄公社)。1971年属郊区薛庄公社。1977年属矿务局“五七”办公室,后仍归原属。1983年改为岳庄村民委员会,属薛庄乡。1993年属新华区薛庄乡。1997年属薛庄镇。2000年属滍阳镇。岳庄村……。
  明末岳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而得名。清末属余店保。1936年属第二区余店西乡。1949年属瓦店区余店乡。1958年公社化后,属金华公社为龚营大队。1968年,撤区并社属官庄公社。1975年由龚营大队析出,为岳庄大队。1978年大队迁驻魏刺园,沿用原名。1984年社改乡后,为官庄乡岳庄村民委员会。1986年乡改镇,属官庄镇。1994年撤地设市,由原南阳县改属宛城区官庄镇。2012年豫民行批【2012……。
  据村碑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称钥匙街,涵义不详。后岳姓从山西省迁此,改称岳庄,沿用至今。民国时期属第四区。1949年属观音堂区。1958年设岳庄大队,属李村公社。1961年属塔罗公社。1965年归李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改称岳庄村民委员会,属西李村乡管辖至今。岳庄村……。
  岳庄村,位于辛店镇政府西3公里处,辖8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877户,共3095人。可耕地面2755亩,人均收入6800元,剩余劳动力850人,五保户8户、低保户47户。党员105人。全村升级配套机井2眼,已安装自来水有502户,沼气13户,有村内小学1所。全村有卷材厂5家,水泥机制瓦厂1家,纺布厂2家,服装厂1家,养鸡场3家。村经济以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养殖业以养鸡、猪为主。特色产业……。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