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夹河村

夹河村

  位于包河与浍河交叉区域,故名。1962年人民公社化,为沈圩公社张圩孜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沈圩乡张圩孜村;1992年撤乡并镇,为临涣镇张圩孜村;2007年并村调整,张圩孜、吕庄村、袁楼村合并,更名为临涣镇夹河村至今。夹河村村位于临涣镇政府西5公里 ,共有15个村民组,人口5830人,土地面积9600亩,120名党员,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主要以生产小麦、黄豆经济作物为主,特色经济有养殖。……。
  我村位于春秋乡东南边缘,与南港、马河口等乡镇接壤,全村辖19个村民组,465户,人口1730人,劳动力784人,村民代表32人,0党员41人。全村耕地面积986亩,其中水田755亩,旱地231亩,水面50亩,山场3733亩。水泥路长1.9公里,砂石路5.8公里,主要以农业、养殖业为主。近年来,我村以农业为基础,以养殖业为主,目前有两家养殖厂,其中一户养殖三元猪,年出栏300多头,创利润20多万元。……。
  夹河村位于刘集镇13公里,距304省道道1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张沟、东李、西李、小梁、集东、后乡等10个自然村组成,面积340亩,人均土地面积0.8亩,总户数560户,人口2765人,劳动力1540人,流动人口 1020人。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51人,流动党员6人。近年来,夹河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
  夹河村位于巍岭乡西部,距县城32公里,由原夹河、夺坪两村合并而成,现辖20个村民组、378户、1487人,占地面积1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43亩,山场面积25090亩,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属高寒山区,夏季凉爽宜人。峻美秀丽的太平寨生态旅游风景区(峡谷绝壁、天然古寺、高山草场、太平古寨、太平湖、奇峰怪石等景点)更如一颗“高山明珠”绽放着夺目的光彩。 夹河村已被列入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地处西大河古道的台地之上而得名。民国时为五龙乡四保一甲。解放初为三区三乡第四行政村。1955年属红山窑乡。合作化时组建夹河、北湾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并入姚家寨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五星公社,后改为西河人民公社河沿子大队姚家寨中队夹河生产队。1959年3月划入肃南县,同年9月复归永昌县。1961年划为红山窑公社姚家寨大队。1967年“文革”中改名为红光公社红卫大队,1969年恢复原……。
  夹河村位于国道312线2656公里处。距甘州城区西北郊12公里,距明永镇人民政府驻地9公里,西临下崖村,南至黑河滩,东至乌江岔路、三明桥,北与乌江镇敬依村相邻,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有256户,980人。全村耕地面积3200亩,其中土质较好耕地1800亩,二阴盐碱地1400亩。近年来,又陆续在南河滩开荒垫地约1500亩。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名,其中女党员7名。全……。
  以旧水系大渠夹河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金塔乡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金塔区南营乡。1952年属南营区新华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新华乡,命名为夹河高级社。1958……。
  在明末清初,当地官员为了防止少数名族来骚扰、抢劫当地农民,在夹河村委会东面的小山上修建了一个烽火瞭望台,并在一颗石头墩上刻字“夹河”,夹河地名由此而来。该村因在马营河中间所以取名夹河,1956年成立人民公社,划归大马营乡,1964年建大队,1983年,大马营公社改称大马营乡,该村成立夹河村村民委员会后命名为夹河村至今。2014年12月大马营乡撤乡建镇,现在夹河村隶属于大马营镇。夹河村……。
  夹河村位于涿州市区西北方向15公里处,行政区域面积约300公顷。全村共有村民小组5个,825户,2690人。主要产业以水稻种植和玉米种植为主。夹河村历史悠久,于明朝末期迁入此地,因胡良河从村中央穿流而过,故得名夹河村。 ……。
  夹河村人口数2254人,总面积2863.6亩,耕地面积2302亩,村“两委”人员8人。 ……。
  夹河村是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赵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1122103226。
  明初燕王扫北时,胡氏从山东阳谷县迁此占立村庄。宋氏也从保定迁此占地居住。原有一小河沟从村中流过,因小河被夹在村中,故取名为夹河川。后把小河沟改到村南,遂改名为夹河庄。后又简称为夹河。夹河村……。
  原名落羊坡,建于唐朝,因建村前系一倾斜大牧羊场而得名。宋时河道变迁,村被潴龙、运粮两河钳夹,曾有“河夹”之称。村民以其名有人受制于水的消极因素。随着运粮河的湮没,取“人能治水”之意,改名“夹河”。夹河村……。
  夹河村位于县城西部,北靠永定河,西临涿鹿县红彤营村,东临暖泉村,距县城20公里,距镇政府10公里。全村行政区域总面积553.33公顷,年末耕地总资源54.87公顷,葡萄园面积505公顷。全村985户,2971人。肉类产量376.53吨,牛奶产量106.21吨,蔬菜产量139.99吨,葡萄产量11282.5吨。全村经济总收入57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82元。村集体收入来源是机动地的承包和机井……。
  北夹河村位于四营乡政府所在地四营村正南4公里。村内土壤分布为村南壤土150亩,村东壤土100亩。1983年至2010年村庄占地面积由60亩增加到130亩,耕地面积由300亩减少到250亩。据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该村人口总数是99人、105人、120人、137人。经济 主要经济支柱是种养殖业。特色养殖户7家,共养殖鸭子7000只。民生 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7户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更多资料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