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清代在此地驻军屯田,后交由百姓耕种而得名。1958年赤金公社成立后村级为生产大队,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规定重新建立乡,为政权的基层单位。同时,在村级建立了农民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取代了原来的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下设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取代了原来的生产队。2004年合村并组后设营田村民委员会。营田村……。 |
梅州市五华县营田村位于硝芳圩往东4公里。营田村辖22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409户,人口2387人;全村总面积17.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0亩。营田村年平均气温为23度,年降雨量约为1400毫升,气候特征温和多雨。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村特色经济收入无,上一年营田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71万元。近年来,营田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发展种植业。……。 |
营田村位于勺米乡东北部,全村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所辖13个村民组,分别为元田、大寨、小寨、湾河、麻窝、山林,林场、王家寨、安家寨、鉢刀营、官寨、万福厂、 关炉下、现有村民761户,3349人,现有耕地2581亩(习贯亩),林地(包括自然林)9862亩,境内海拔1300—1800米,年平均气温12.8℃,气候温凉,雨量充沛,湿雾大。种植业方面主要有玉米,洋芋(马铃署)、苦荞,经济经果:茶叶、杜仲、……。 |
营田村位于威宁县城的东部,龙场镇政府西南部,距县城70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14平方公里。地貌类型:营田村属高原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土壤有黄棕壤、黄泥土、沙壤土、壤土等土类。其土层浅薄,加之人为活动加剧,大片耕地已逐渐向石漠化演变,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全村平均海拔17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 |
传此田地为黄巢起义军退役人员经营,称营田,后成村,故名营田。1949年6月属阌乡县盘豆区。1954年6月属七区。1956年1月属故县乡。1958年8月成立营田生产大队,属阌底人民公社。1962年6月属故县人民公社。1966年秋属程村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社改乡,改为营田村民委员会,属程村乡。2005年11月属阳平镇至今。营田村……。 |
因该地驻扎营房,屯过粮,故得名。1984年撤社改乡,设立下廿里铺乡营田村村民委员会。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清涧县下廿里铺乡、双庙河乡,合并设立下廿里铺镇,变更为下廿里铺镇营田村村民委员会。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营田村……。 |
2014年营南村和营北村合并,重新命名营田村。1958年为营南大队、营北大队,同属华原公社。1984年改设村民委员会,同属华原乡。2002年,撤销范家乡设立范家镇。2014年营南村和营北村合并,设立营田村村民委员会,属范家镇,名称沿用至今。营田村……。 |
1983年以村委会驻地营田自然村得名。因大雷溪边有大片水田,本名邢田,后谐为营田。1951年称池头乡第10村;1956年池头乡并入岙环乡称岙环乡青年社;1961年称岙环人民公社营田大队;1983年称岙环乡营田村;1987年称岙环镇营田村;2001年岙环镇并入城南镇,称城南镇营田村至今。营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