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石达开在此山驻兵扎营过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前取名营山,1985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沙厂基层人民公社坪寨管理区营山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为沙厂区坪寨乡营山村,1991年建镇并乡撤区时为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营山村,2007年12月9日,由百里杜鹃管理区托管,一直沿用至今。营山村……。 |
当地的高山,主峰为麻江县中部第一高峰,名为营盘山。1950年称摆地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以营盘山命名为营山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更名营山村民委员会一直使用至今。营山村位于贤昌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距离县城7公里,全村总面积约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4亩,其中田751亩,土243亩。全村313户,1295人,现设4个村民小组,设1个村党支部,现有25名党员,其中女党员3名。……。 |
一、营山村基本情况营山村位于普安县城南部,距普安县城48km,离青山镇政府所在地1km,全村辖10个村民组598户2955,土地总面积2368亩(旱地面积1513亩,水田面积855亩),集体林地面积年人均纯收入174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150.00元,人均占有粮485公斤。二、村党支部党员的基本情况2010年年底,营山村共有党员32人,其中女党员2人,男党员31人,本科文化程度1人,大专文……。 |
营山村位于财神镇西南面,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周边与小中田坝村、马鞍村、城关镇、罗州乡接壤,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852亩,主要经济来源于烤烟种植。营山村辖9个村民组,现有总户数203户,总人口1004人,其中党员15人。辖区内有校点1个。属二类贫困村,全村饮水困难。 --人口总数:1004人 农业人口:999人非农业人口:5人--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2.0亩--主要……。 |
营山村概况一、自然概况营山村坐落营山镇西南部,离政府所在地16km,牛棚镇至玉龙镇通乡油路穿村而过。全村辖7个村民组,381户,1640人,其中少数民族以苗族为主,共152户,367人。全村劳动力911人,其中外出务工94人。辖区土地面积15.6平方公里,其中石漠化面积1.5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600亩,无水浇地,草山草坡面积0.12万亩。年平均降水量945mm,年平均气温11.8℃。森林覆盖……。 |
营山村民族团结,村貌改善,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得到有关门的大力支持,村两委及广大村民共同努力,基础设施初见成效。素马公路横贯我村,进组公路基本完善,随着上级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我村6条进组公路已开工进行。农户居住条件大为改善。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和上级政府的扶持,我村茅草房和危房已基本杜绝。近年来实施危房改造和生态家园建设共127户,实施生态农业……。 |
营山村位于摩尼镇西北面,距镇政府15千米。最高海拔1621米,最低海拔1178米,年平均气温18℃。辖区面积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0.3878万亩,林地0.8485万亩。辖1个村、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0.154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57人。农畜产品: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为主。交通:全村公路21公里。水电气:全村已通水28公里,接入用电户320户。天然气接通6公里。 ……。 |
境内有座“扎营山”而得名,故名。民国初属伏龙乡;1958年实行公社制成立营山大队、祠堂大队,属兴隆公社;1981年兴隆公社更名为玉峰公社,属玉峰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更名营山村、祠堂村,属玉峰乡;1992年实行撤并建,玉峰乡并入牛滩镇,属牛滩镇;2005年强村并组將营山村、祠堂村合并为营山村;该地名沿用至今。营山村地处牛滩镇东南部,东临濑溪河,西邻革新村,南邻红旗村,北接王坝村。7个村民小组,……。 |
据传:从前高土司曾在此设府扎营而得名“营山”。1950年设营山村公所,1952年设营山乡政府,1958年设营山管理区,1960年设营山大队,1961年设营山小公社,1968年设营山大队,1984年区、乡体制改革时设营山傈僳族彝族乡人民政府,1988年1月改乡为营山村公所,2000年8月改村公所为营山村委会,一直沿用此名称至今。营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