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村座落于来榜镇北部,东与公山村交界,南与来榜村接壤,西与和平乡毗邻,北与关河村相连,是由原斑竹和永安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8亩,其中水田889亩,旱地369亩,山场面积3345亩,辖22个村民组,500户,2055人。该村距镇3500米,219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俗有“天堂九冲十三畈,抵不上上清斑竹畈”的美誉。蚕桑是斑竹村的第一支柱产……。 |
因境内斑竹较多,故名斑竹村。清属羊桥里十四甲,民国时为第三区古市属地。1953年划乡建政时,成立茶元村,1981年更名为斑竹大队,1984年改为斑竹村,成立斑竹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斑竹村……。 |
因境内有一斑竹园,故名。民国时为黄金乡14保,1951年为14村,1953年以境内斑竹园命名斑竹村,1958年为东风公社斑竹大队,1959年为黄金公社斑竹大队,1984年设立斑竹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划属黄金镇。2002年,原双汇村并入斑竹村。斑竹村……。 |
因境内地名斑竹山得名。1949年前为五福乡九保。1950年为五福乡九村。1958年为安富公社十大队。1961年设五福公社,为五福公社十大队。1984年更名为五福乡斑竹村。2001年6月并入安富镇,为安富镇斑竹村。2002年8月因村建制调整,与照湾村合并为斑竹村。2007年与李湾村合并为斑竹村。2008年因撤镇建街道,为安富街道斑竹村。斑竹村……。 |
因斑竹成林,故而得名斑竹村。早年为斑竹大队,1994年撤区并乡建福禄镇时,名为斑竹村,2004年6月12日,由斑竹村、大田村、水鸭村、三桥村合并建立斑竹村,成立村民委员会。201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隶属之。斑竹村……。 |
因该地一处生长了许多斑竹,故名斑竹林。原属八角乡,1952年取名为斑竹大队,1993年更名为斑竹村,2001年由斜石村和斑竹村合并为斑竹村,2009年由竹湾村1、2、3、4、5组和斑竹村1、2、3、4、5、6组合并为斑竹村。斑竹村……。 |
斑竹村是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00102119223。 |
斑竹村是广西贺州市富川县葛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123106205。 |
斑竹村位于湖北省鹤峰县邬阳乡西南角,东、南与邬阳村接壤,西与郭家村毗邻,北与建始县刘家堡村隔河相望,耕地面积1135亩。乡村公路纵横,交通较便利,距邬阳乡政府4公里。全村辖七个村民小组、225户、总人口829人,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80%。村组干部10人(其中定补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固定电话用户85户,移动电话用户占全村用户的90%,通电率100%。村内气候宜人,全村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 |
该地历史上曾有一个较大的竹林,全部是较粗的斑竹,住户多,店铺多,因此古道上设驿站时,便选在此处,名斑竹铺,简称“斑竹”。1936年属双河口区丽山乡。1941年属丽山乡。1947年属双河口乡。1950年属双河区莲花乡。1956年时,名斑竹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双河区丽山乡。1958年,斑竹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名为斑竹大队,属双河区丽山乡。1961年改双河公社为双河区,又属双河区丽山人民公社。1975……。 |
因山上长满斑竹,故名“斑竹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萍北第六区从崇德乡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上栗区万石乡斑竹村,合作社时叫斑竹初级社,1956年叫万石高级社,1958年属万石管理区,1961年与妙岭、石枧、万石分开叫斑竹大队,1968年与石万、石枧、妙岭合并称斑竹大队,1971年与万石、石枧、妙岭三个队分开称斑竹村,1984年3月改为上栗镇斑竹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与妙岭村委会合并。仍……。 |
斑竹村是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703107999。 |
斑竹村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广福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510623118999。 |
斑竹村是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兜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322117999。 |
斑竹村是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建设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30310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