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垫镇杨冲村是原范村村及原杨冲村的合并村,位于柏垫镇东北部,凤桥集镇西部3公里处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有16个村民组,710户人家,总人口2856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73名党员。全村总面积为2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7亩,有山场28997亩,其中自然林木14930亩,毛竹7390亩,板栗5977亩,杉树700亩。村内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4.6公里,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杨冲村是典型的革……。 |
杨冲村位于县城西南郊3公里处,东与光华村、牌楼村相连,南与庙前镇华阳村交界,西与五溪村接壤,北与清泉岭村相邻,面积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89亩,山场8000亩,水库一座,寺庙三座。全村有17个村民组,776户,农业人口2700余人,党小组6个,党员67人,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5千余元,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以茶叶、林木等经济作物为辅。近年来我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以“农家乐”为特色的旅游接待……。 |
杨冲村是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南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481103214。 |
明代称哥老店。清初修寨,名上寨。清嘉庆年间因杨姓居多,又处山冲,遂更今名。1936年属第三区(潘新)。1949年设杨冲乡,属周党区。1955年属龙镇中心乡。1958年名杨冲大队,属周党公社。1983年社改乡,改为杨冲村民委员会,属周党乡。1987年乡改镇,属周党镇。杨冲村……。 |
相传明代,杨月清、杨月明二兄弟在两座小土山(西边叫长山,东边角椿树岗山)中间的大冲内建房定居,两山间冲田又为他们所有,得名杨冲。民国时属六区二十七保。1949年属六区三棚乡。1956年属高庄乡,同年6月划属尚河乡,称杨冲高级社。1958年称杨冲大队,属明港红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杨冲村民委员会,属明港镇至今。杨冲村……。 |
杨冲,明初因杨姓人在山冲中定居,故名。夏、商时属荆州。西周至春秋时先后属弦国、黄国。战国时先后属秦弦地、楚国。秦代属南郡。汉代属西陵县。三国时先后属魏国弋阳郡、吴国蕲春郡。晋代复属西陵县。齐时属木兰县。梁时属梁安县。隋代属木兰县。唐代至元代属麻城县。明初属麻城县仙居乡。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属黄安县泰仙乡。清代至1931年11月属黄安县泰仙乡长水会。1931年12月属红安县。1932年10月先……。 |
因杨冲在此处较为出名,传清代中期,有一户姓杨的来到此地安居落业,建村久住,后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把地形划分为两大条梯形的冲,故名。1975年11月析向阳生产大队(后更名为青龙生产大队)置杨冲生产大队划属牢山人民公社。1983年4月杨冲生产大队改为杨冲村民委员会,属牢山乡。1983年5月牢山乡更名为殷棚乡,属殷棚乡管辖至今。杨冲村位于殷棚乡东南部,五岳水库下游,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现有17个村民组……。 |
杨冲村是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接官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982203999。 |
以姓氏命名,因本地杨氏人口居多且地处山冲而得名。1935年5月至1937年枣阳县划为4个区,此地归杨垱区所辖。1941年,枣阳实行新县制,全县划分为26个乡镇,此地归七方乡所辖。1949年8月,经县委批准,成立中共七方区委,此地归七方区委所辖。1951年10月,七方区改称枣阳县第七区,此地归第七区管辖。1953年第七区政府改为第七区公所,此地归第七公所管辖。1956年5月,第七区公所改为七方区公所……。 |
一、基本情况:杨冲村位于东新东南部,距离东新乡集镇1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4.04平方公里,5个村民小组,291户(其中低保户46户),1058人(其中劳动力795人,常年外出217人);全村耕地面积1342亩(其中水田面积856亩、旱地面积486亩),山场面积3300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88元。二、党员干部队伍情况:全村党员25人,其中35岁以下3人、60岁以上9人、女党员2人,常年外……。 |
杨冲村简介杨冲村位于牌楼镇东南角,与钟祥市彭墩村相邻。荆石路穿境而过。国土面积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农户202户,居住人口706人,现有耕地1860亩。2009年人均收入达4500元。该村土地肥沃,适宜粮、棉、油、蔬菜等多种经营生产。全村水产养殖面积达1500亩,主要有淡水白鲳、银鲫和武昌鱼等名优水产品。目前,锦绣家园——杨冲小区的24套房屋已经装修完毕,自来水、电线正在安装。办公阵地的新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