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年,熊姓因战乱躲避至此定居并建村,取村名熊庄。清属南八保。1912年属申河区。1949年属七区新安店。1960年设立熊庄生产大队,属新安店管理区。1961年属新安店人民公社。1965年合并为郝岗生产大队,属新安店人民公社。1980年恢复熊庄生产大队,属新安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设立熊庄村民委员会,属新安店乡。1988年12月属新安店镇。熊庄村……。 |
清乾隆年间,熊姓从熊围子迁此建村,名熊庄。明属礼庄里。清属礼庄保。1921年属清河乡。1932年属王勿桥联保第三保。1945年属王勿桥乡第四保。1951年属大陈店乡。1958年属红星(王勿桥)人民公社第八营。1961属大陈店生产大队。1967年建熊庄生产大队,属王勿桥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熊庄村民委员会,属王勿桥乡。熊庄村……。 |
因熊姓始居而得名。清末民初,属遂平县第三区。1941年,撤区设乡,属诸市镇。1949年,属第五区。1955年,撤区并乡,属诸市乡。1958年,撤乡建社,属诸市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熊庄生产大队,属诸市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改置熊庄村民委员会,属诸市乡。2001年,诸市乡整建制划归驿城区,属驿城区诸市乡。2011年,成立诸市镇,属驿城区诸市镇。熊庄村……。 |
明代,名卢楼。卢氏绝,清代从熊堂(今属平舆县)迁来兄弟三人,家业兴旺,更今名。1949年属项城县第八区。1958年9月为韩李寨公社熊庄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李寨乡熊庄村民委员会。1996年11月李寨撤乡设镇,为李寨镇熊庄村民委员会至今。熊庄村……。 |
熊姓建村,因村子较大,故名。明清属唐县长秋保(今长秋村)。1914年属沘源县。1923年属唐河县城关区。1931年属上屯区。1941年属城关区上屯联保。1945年撤区属上屯乡。1947年属唐南县第七区(驻上屯)。1949年属唐河县第七区(驻昝岗)。1953年属上屯区。1956年撤区,属上屯中心乡。1958年设立马营大队,属上屯人民公社。1961年属上屯区马营人民公社。1968年撤区,属上屯人民公社……。 |
熊氏族谱记载:熊姓在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槐树镇迁徙至此,按姓氏命村名熊庄。1949年属葛埠口乡。1955年属葛埠口中心乡。1958年为熊庄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63年属葛埠口人民公社。1983年为熊庄村民委员会,属葛埠口乡。熊庄村……。 |
一、基本情况熊庄村位于郭庄回族乡北部,镇郭公路旁,全村共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832人,耕地2978亩,党员38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为主。二、主要做法注重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熊庄村以两委班子建设为重点,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战斗堡垒。强化党员学习。坚持利用党员活动日向党员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一些农村的实用技术知识等,提高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