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居民多为余姓,且村庄规模大,故名。1958年为大余大队,1984年为大余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大余村、陈余村合并为大余村村民委员会,属杨疃镇,名称沿用至今。大余村位于杨疃镇西侧,全村共有人口2608人,耕地面积5888亩,党员33名。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4650元,人均纯收入3100元。……。 |
因建村初期余姓居多,又因村子较大,故而得名。1952年前属阜阳县大田区许堂乡。1952年5月划归阜南县,属柴集区许堂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属许堂人民公社,1961年1月建队于大余,1984年3月队改为大余村。1992年4月撤区并乡后属许堂乡。许堂乡大余村现有人口2865人,耕地2130亩,辖12个村民组。近年来,村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立足本村优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
大余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空气湿润、林木葱郁、土地肥沃。钟灵毓秀的山水,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大余村村民。大余村是一个省际边界村,地处建宁县西南部,西北部与江西省广昌县毗邻,东北方向与里心乡交界,距离黄埠集镇13公里,村域面积11.7平方公里,是一个革命苏区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94户农户、785个人口、村两委干部6人 农村党员31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437亩,山地面积16645亩,村民……。 |
明末,余姓从上蔡迁此建村,庄大人多,故名大余。1982年从冀店生产大队分出大余、大张、赵楼建大余生产大队,属留盆乡。1983年12月,改称大余村民委员会,属留盆乡。1987年8月,属留盆镇。大余村……。 |
余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定居,故名。明属归化里。清属归化保。1921年属胡冲乡。1932年属胡冲联保。1945年属胡冲乡第九保。1950年属兰青乡。1958年属熊寨人民公社五营。1961年建大余庄生产大队,属兰青人民公社。1962年属熊寨人民公社。1966年改属兰青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大余庄村民委员会,属兰青乡。大余村……。 |
因余姓居民居多,故名。2000年,三个自然村庄合并,由谈庄、后余、大余合并设立大余村委会,沿用至今。大余村:位于益林镇以北2公里处。……。 |
明末清初,余姓人家最早搬来居住,故名。1958年属邱集公社为新华大队,1960年碾盘公社撤销,并入邱集公社,1983年属邱集乡为大余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属邱集镇为大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大余村:位于邱集镇西北3.5公里处。……。 |
因村子较大,最早有“余”姓村民居住此地,而得名。古属东乡一都;1935年属欢溪乡第三、四堡;1950年属金钟乡第4村;1956年属大余农业社;1961年属大余大队;1966年属胜利大队;1981年属大余大队;1984年属欢岙乡大余村。原欢岙乡政府驻地;1992年5月属坦头镇大余村;2018年沙坑村并入。大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