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处一小溪的水源处,故名。1950年属社口乡,称溪口村;1958年大公社后,属社口管理区,称溪口大队;1961年成立区公所,属社口小公社;1968年合并社口大队;1981年分出成立大队;1984年改称溪口,隶属于溪口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溪口村……。 |
溪口村概况溪口村,据传记明正德皇帝游江南,经过都口,故称为溪口。溪口村位木兰溪上游,东与文殊村相依、西与古濑村毗连、南与溪车村相邻,北与度尾镇潭边村隔溪相望。全村总面积7。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二千多亩。有林地5200亩,下辖水南、内坑、墓厝、旧厝、后峰、下肖、古大府七个自然村,三十个村民小组,2014年全村1228户,6681人,其中男3353人、女3328人,在外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306人……。 |
溪口村位于宁德金溪下游水口处,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村委会驻地在镇西南6.2公里,处金溪下游南侧。辖8个村民小组,286户,1336人。常驻人口1120人。外来人口22人。现有本村籍大学文化16人。村内以林姓为主。由古田县大甲乡国本村迁入,1489年建村。村貌呈方形,村落集中,房屋146幢(其中新建水泥楼房94幢)。公共建筑有村委楼一幢、会场一幢、教学楼一幢、医疗站一所。……。 |
是灵通山和大芹山两条溪流汇合处,故称溪口村,故名。1945年属大溪镇江寨保,1950年属第九区江寨乡。1958年属大溪公社称林坑大队,1984年改称林坑村委会。1985年2月析出成立溪口村委会。溪口村位于大溪镇的中部,全村共有人口1205人,3个自然村,6个生产小组;25名村民代表,29名党员;山地面积1168亩,耕地面积305亩。……。 |
川石乡溪口村位于建瓯市东部,松溪河畔,松建高速和204省道穿境而过,属省定革命老区村,与川石乡行政所在地川石村毗邻,全村现有698户2897人,10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3.27万亩(其中林业面积1.7万亩,耕地面积0.3万亩),近年来,全村上下围绕“建设中国幸福乡村,打造集镇特色重村”的目标定位,按照“农业兴村、工业强村、商贸活村”的发展思路,创业创新推动主村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动了村……。 |
溪口村,原来和杨厝边村同属红星大队。1981年从红星大队分离出来,成立溪口大队,1986年改为村委会。辖溪口、过溪、东山广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93户,749人。大学文化20人。耕地496亩,林地7000亩。主要以从事农业和外出务工经商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茶叶为主。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5万元。外出经商务工200多人,创办企业7家,销售额700多万元。有村委楼1幢、小学教学楼2……。 |
溪口村位于童游街道西北部,崇阳溪西岸,为河谷山涧盆地,村部距街道办事处8公里。东面隔溪与新岭村相望,南和新村为邻,西部同莒口镇接壤,北部和将口镇西岸毗连,南(平)武(夷山)公路,浦南(京台)高速公路纵贯本村境内。现辖南林、芦上、丁墩、墩头、溪仔边等自然村(点)。全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住户455户、2214人。南林村辖区总面积2.67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554亩,已被征用2800亩;林地面积1……。 |
樟湖镇溪口村位于集镇北岸,不仅是革命老区村、生态园林村,更是国家重点项目水口库区最大移民村,也是延平区最大的行政村。全村由李园、尤苏弄、上面头山、下面头山四片组成,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74人,土地总面积2.1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830亩、园地面积1141.9亩、林地面积12110.5亩、水域面积5440.5亩、其他土地面积1606.8亩。村两委干部9人,党员108名,村民代表55人。201……。 |
境内河流渭溪,村名史称渭溪。因渭溪与桃溪汇于地处上游的双溪口,村名又称上溪口,今称溪口。原属漳平县聚贤里;明嘉靖十四年(1535)划给大田,清代属永春州聚贤里;民国时属上京乡;1950年2月属大田县第二区;1957年撤区属上京乡;1958年属桃源公社;1961年属上京公社;1984年改制称上京镇溪口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溪口村……。 |
溪口村位于火田镇西南部,辖9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080户,总人口4680人。共有党员73名,现有村两委干部7人。面积约18751亩,森林覆盖率63%。全村有耕地2153亩,林地8891亩。全村以农作物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农民人均收入8313元。地热资源丰富。留有部分明清时期古民居,其中有设计独特的四角楼、九间楼、景阳楼、麟游鹊起大厝等。……。 |
因此村子是河溪旁边的出口处,且为村民自治组织,故名。1949年至1953年为溪口农会,属安中乡;1954年至1955年改为溪口初级社;1956年转为溪口高级社;1957年属城门乡;1958年改为溪口大队,属主田公社城门管理区;1961年冬体制下放为古市公社,溪口大队属古市公社;1962年冬溪口、清水、珠辉合并为溪口大队;1983年改为溪口乡;1988年改为溪口管理区;1998年撤区建村改为溪口村委……。 |
村地处崩坎、龙江两溪流汇合处,故名溪口。明初,有曾、麦、梁、林、欧等姓在此聚居。尔后,戴氏从千秋镇移居于此。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农会,办过初、高级社;1949~1958年称村;1958~1983年改称大队;1983~1986年设乡政府;1987~1989年设村委会;1990~1999年5月设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6月后改称村委会至今。溪口村位于葵潭东南面,与普宁市马鞍山农场交界。2009年底总人口4……。 |
晚清年间至建国前(1556-1949年)一直称村,1950年并入西坑乡,1961年从西坑大队分设溪仔口大队,1964年并入黄塘大队,1974年从黄塘大队划出更名为溪口大队,归属西南公社,1983年并入黄塘乡,1987年从黄塘乡划出设为溪口村委会,属西南乡,1994年改为溪口管理区,属西南镇,1999年改为溪口村委会,此名沿用至今。溪口村位于陆丰市西北方,螺河岸边,面积约五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 |
溪水蜿延而流,中清澈底,共有九道湾,湾曲有序,这个地方美丽极了,物华天宝具有灵秀之气。溪流在门前流过,人们循溪出入至公庄河,故名溪口。清朝时期,隶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第六区文化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三区獭子乡;1958年10月,设立博罗县公庄人民公社溪口大队;1983年11月,称公庄区溪口乡;1986年1月,称公庄镇溪口管理区;1999年3月,称溪口村民委员会至今。……。 |
溪口村:距镇驻西北0.9公里,东与狮峰相连,西隔凤凰溪与潭头相望,南与金丰接壤。北与明潭为邻,方圆1.7平方公里。耕地317亩,305户,1112人。古建筑有宝书楼、福灵古庙。村北陈厝龙山博士载贯一石墓,西北面有秦汉陶物点,出土文物有方格纹等陶片。(见文物、古迹)溪口:229户,862人。戴姓:始祖野民公,于明崇祯八年乙亥(1635年)来自江西潗国郡。墩脚:38户,144人。林、黄二姓。林姓:始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