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下围村

下围村

  因1972年赤卫大队分为下围、赤卫、永星三个大队,此地位于下方,故名。1958为下围大队;1983年为下围乡;1986年为下围村委会;1989年为下围管理区;1999年复称下围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下围村……。
  因该村位于灯塔镇南端(下端)四面高山,中间一溪直流,两边耕地平坦,是一个椭圆形盆地,形似大围龙,故名。1958年称下围大队,1983年称下围乡,1987年称下围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下围村委会,沿用至今。下围村……。
  下围村有陈氏、张氏两大姓氏,据传早年祖宗是由福建沿江迁居到惠东大龄,当时大岭经常水灾,粮食失收,生活十分困难,无奈之下先人唯有沿江西下。来到此地,看到小山岗连绵起伏,地形平坦,先是在此耕种作物,之后到回惠东大岭,到可以收成的季节有人告诉先人,说你们的作物可以收成啦,先人大吃一惊,心想只不过是试种一下的,没想到竟然有收成。这样就一个叔叔带着两个侄子再次定居,因周围都是长长的小山岗,故起名长岗岭。后因……。
  下围村委位于赤坑镇南侧,下辖下围、角洲岭、尊瑶、新圩、径口、新寮场6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1500多亩,其中水田1000多亩,旱地500多亩,人口2230多人。下围村委会距离海丰县城35公里,聚落沿赤大公路向南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村委会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蔬菜等粮食作物,番薯是下围村的名产。……。
  下围村委位于莲塘镇西边,面积约3平方公里,下辖下围村、新美村2个自然村,共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00多人,约有400户人家。下围村距离高要城区约10公里,莲塘圩镇2.5公里,新桥圩镇3公里,有新兴江及新蛟公路贯穿其中,水陆交通便利,有较好的地理优势。一直以来,下围村委会带领村民利用本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主要生产的农作物有美叶桉、水稻和蔬菜,养殖四大家鱼。……。
  石滩镇下围村位于石滩镇东南面,南临东江河,与东莞市石碣镇隔江相望,东与龙地村及博罗县石湾镇毗邻,西接土江村,北邻上塘村,紧水河从村东穿流而过。下围村有700多年的历史,现今占地约8平方公里,有9个合作社,598户,2070人,人均耕地面积0.3亩,全村700多亩耕地基本上都出租给外地人耕种。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打工、自主创业以及村集体每年的分红。下围村集体土地全部由村经济联合社管理,合作社没有土地支……。
  1988年前属新庄大队,1989年属下围村委会。下围村……。
更多资料
鏃呮父鎼滅储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