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巷村坐落于蚌埠闸南侧,东临黑虎山(路),南与秦集镇交汇,西面怀远,涂山村,北面淮河,隶属于蚌埠市禹会区长青乡。乘坐211路公交车可直达。全村915户,总人口3150人(含非农业人口),劳动力985人。全村实有面积4560亩,可耕地2560亩,山林地2000亩,人均面积0.8亩。本村农业总值为600万,集体收入105万,主要以农业、运输业为主,全村总收入有1600万元,人均5000左右。石巷村各户……。 |
石巷村位于朱顶镇东南部,全村现有人口2846人,流动人口800人,总户数720户,全村共有0党员48人,党小组3个,流动党员4人;全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680人,实有耕地面积4018亩,人均占有耕地1.41亩,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农业总产值900万元,人均收入2008年已达2500元,主导产业是小麦水稻,特色产业甜叶菊、香葱;有限电视入户率50%以上,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60户,电……。 |
1958-1981年公社化设大队,1983年设石巷乡,1986年改石巷村委会,1989年改石巷管理区,1999年设石巷村委会,沿用至今。石巷村……。 |
清朝同治1873年间,到此立居并相住一巷之隔的陈、黄二姓因不和经常口角、武斗,就在巷中立石为界,后用石头将此巷铺为石基,故名“石巷”。清朝,属博罗县。民国时期,属博罗县第十区福田乡。新中国成立后,属福田乡。1958年-1980年,属长宁人民公社。1980年-1983年,属博罗县福田人民公社。1983年-1986年,属福田区。1986年称石巷管理区,1999年称石巷村民委员会至今。石巷村……。 |
上世纪80年代以居民点石头巷命名村名。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冷水)维强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属钟祥县阳和乡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冷水铺管辖,950年属钟祥县第五区(冷水)吴集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红星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冷水人民公社吴集管理区红星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冷水区吴集人民公社红星大队;1975……。 |
石巷村:位于万绥小学以南1公里处。……。 |
1958年成立石巷大队,隶属于白圩公社。1961年白圩公社与剑溪公社分开时属剑溪公社。1968年剑溪公社并入白圩公社时,仍称石巷大队。1984年9月撤大队,设行政村为石巷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白圩乡。1989年1月改称石巷村公所。1993年复改为石巷村村民委员会至今。石巷村……。 |
石巷,汉语,意为石头巷道,当地人把石巷称之为大西高里(撒拉语),意为石头沟,故名。1951年成立石巷村民委员会,1954年与阿什江、乙麻亥、田盖、石巷合为前进大队,1961年本村与田盖合为前进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本村与田盖、下滩村合并为工农兵大队,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规定重新建立乡,民族乡为政权的基层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