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小寨村

小寨村

  小寨村:位于沙河地区西北3公里处。……。
  早年此地建有一座山寨,寨子较小,得名小寨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荆竹公社万家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后为荆竹乡小寨村;2003年村级建制调整后为小寨村;并于同年挂牌设立小寨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小寨村……。
  该村境内有个地方解放前是农民为防御土匪,而集中居住的寨子,名为“小寨”;该村以小寨地名命名为小寨村。1949年初为车田乡小寨村。1958年村名为小寨管区。1961年名为小寨大队。1984年改称小寨村,隶车田乡。2012年改设为小寨社区,2017年恢复为小寨村,名称沿用至今。小寨村……。
  由境内小桥村、双寨村合并而来,各取一字得名小寨村。原名水田大队,1983年改名双寨村。2004年10月,村规模调理,将小桥村、双寨村合并为小寨村,其名沿用至今。小寨村……。
  因由上小寨和下小寨两个自然村合并,故名。民国时期属而立镇。1949年后称小寨村;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小寨大队,属藉口公社管辖;1983年公社改乡后,小寨大队改为小寨村,设小寨村民委员会,属藉口乡;2002年撤乡建镇后,属藉口镇,名称沿用至今。小寨村……。
  小寨村,相传是清朝同治年间从谢家坡分户迁家与此,约1994年与张王村分村,而起名为小寨村,又因为是村级行政区域,故而起名为小寨村。1994年成立小寨村,1994年5月15日改名为小寨村。小寨村……。
  古时为驻兵营寨,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山西移民,高,郭两大族入寨居住,时称小寨,因村民委员会坐落于此,故名。1949年10月置董志区第五乡,管辖今三不同,张庄,小寨所属区域。1955年11月并入芮岭乡,划属彭原区。1957年1月至1958年12月初级社转高级社时一部分划归先锋高级社,一部分划归永乐高级社,后永乐高级社改称刘庄大队,先锋高级社改称先锋大队。1962年将先锋大队和永乐大队分别……。
  小寨村规模小于大寨村,故名。小寨村原名乐安堡,属清光绪年间所建,1965年体制调整时设立东乐人民公社,改为小寨生产大队,1983年设立小寨村村民委员会后,该村命名为小寨村至今。小寨村……。
  因该村区域较小,故而得名。该村成立于1953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称张掖县廿里堡乡小寨大队,1958年撤县建市,称张掖市廿里堡乡小寨大队,1961年恢复张掖县,称张掖县廿里堡乡小寨大队。1962年改为廿里堡公社小寨大队,1967年文革期间更名为红光公社小寨大队,1970年6月恢复为廿里堡公社小寨大队。1983年11月更名为廿里堡乡小寨村民委员会,2003年7月张掖市撤市成立甘州区,更名为甘州区廿里堡……。
  因境内有自然村刘家小寨湾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金塔乡十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二区六乡一行政。1956年撤区并乡属柏树乡下五畦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金塔公……。
  原来是解放前后土司辖区,是当时屯兵的寨子,解放后沿用至今。1983年改设小寨村委会并由中寨镇命名并报县政府审批得名沿用至今。小寨村……。
  因属于边远山区,人少村小,交通不便利,故名。1949年属秦安县西川区曹湾乡。1958年为西川人民公社王湾管理区小寨大队,2016年11月更名为西川镇小寨行政村村民委员会至今。1949年属秦安县西川区曹湾乡。1958年为西川人民公社王湾管理区小寨大队刘沟小队,2016年11月更名为西川镇小寨行政村刘川自然村至今。小寨村位于西川镇西部,距镇政府10公里,全村气候干旱,年平均降雨量500mm,气温12℃……。
  清朝时期此地有一座较小的寨子,因而命名小寨。土改时属荔堡区南李乡,公社化时设大寨大队,隶属荔堡公社,1983年社改乡时为小寨村委会至今。小寨村……。
  因境内张家小寨而取名。小寨村解放初归干树塬乡,合作化时仍之。1957年归朝那乡,公社化时设两个大队,1965年合为小寨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设小寨村民委员会,属朝那乡;1986年10月撤乡设镇,属朝那镇至今。小寨村……。
  因村内有规模不大的村庄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原盐滩公社小寨大队,1964年撤销原盐滩公社合并于北寨公社小寨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小寨大队改为小寨村,沿用至今。村委会驻地下庄。小寨村……。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