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1958年建行政村时以国旗的五星为象征意义而命名。陈氏始祖于1600年自韶关南雄珠玑巷迁来,李氏始祖于1630年自佛山南海市沙头堡村迁入,谢氏始祖于1650年自东坝镇元眼围村迁来,朱氏始祖于1850年自河口镇迁来,现有陈、李、谢、朱王、廖6姓,最大李姓,占50%。清时属保和都,民国时为塔安乡下保甲,建国初为大湾行政村下片村,1958年为长征人民公社五星生产大队,1983年改五星乡人民政府,198……。 |
因此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设立过红军联络点,得名五星,故称五星村委会。解放前称白石下。1961年3月,设立五社大队,属樟市公社。1983年11月,实行撤公社建区、乡的体制改革,改为五星乡政府。1986年12月,改为五星村委会。1989年改为五星管理区。1998年12月改为五星村委会,并沿用至今。曲江区樟市镇五星村位于樟市镇东南部,南与英德市接壤,下辖10个村小组,共有258户1250人。全村有水田16……。 |
48、广东省东莞市谢岗镇五星村 五星村位于谢岗镇中心区毗邻,位于惠樟公路以南,背靠樟木头林场山边,成带形分布。1972年5月从广东省龙川县赤光枫树坝库区移居谢岗公社,成为五星大队,当时农业人口132户,615人。1983年改为五星乡人民政府,1988年改为五星管理区,1999年7月撤区设村,将五星管理区改为五星村村民委员会,辖管万里、上湖、下渡、寨凹四个村民小组,现有农业人口278户,1298人,外来人口3580人,耕地199亩……。 |
由五座小山包围,形似五角星,故名。1949年前属五星乡,1958后属五星大队革命委员会,1983年五星管理区,1999年改属五星村委会至今。梅州市五华县五星村村位于五华县转水镇。我村辖15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575户,人口3310人;全村总面积7.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4亩。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0,年降雨量约为1500mm,气候特征亚热带。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977……。 |
取五星红旗飘扬各地之意得名。1960年由华安、沙龙两大队合并,取名“华安”1967年改五星大队,1977年由大队改为乡,后又撤乡改村均称“五星”。1983年撤销队制建立五星乡。1987年1月,成立五星村委会,隶属花山区公所。1987年3月,隶属花山镇人民政府。并沿用至今。五星村村委会位于花都区花山镇西边,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总人口2816多人,是花山镇经济最落后的……。 |
五星村位于增城市东面,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1个自然村,18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为362户共计1609人,其中以客家人为主,全村0党员51名,外来暂住人员10人。贫困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500元)有90户,约400人,其中低保户19户共43人,五保户4户共4人。五星村自然环境优美,四面环山,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当地村民以水田、蔬菜、果园种植为主,而五星村村两委全年总收入也只有3500……。 |
1949年初,属月武乡;1958年为合冷乡,同年冬为暖水大队;1966年改称五星大队;1968年成立五星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复名五星大队;1983年改称五星乡;1987年改称五星管理区;1999年撤区建村,改称五星村村委会至今。五星村……。 |
1958年至1983年属坪上人民公社、五星大队;1984年属凤江区公社五星乡政府;1966年文革期间由几个自然村合成一个五星大队;1986年改为五星村委会;1990年属坪上镇人民政府五星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改为五星村委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五星村位于坪上镇西南部,石内河畔,全村有251户,1165人,下辖3个自然村,耕田面积193亩,其中90%以上是山地。自然环境、气候适合种植农产品青梅,青梅……。 |
鹤城镇五星村委会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位于鹤城镇西部,紧靠彩虹岭山系南麓,具备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流传的一首民谣:“鹤邑昆仑为首山,石丛狮象两厢间;三堡坑中石如玉,七瓮川流八音声”就是描绘五星一带优美的自然景色。全村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70亩,共有8条自然村,389户,1293人,其中党员66名;村民素来勤劳朴实,热心于家乡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乘富民政策之风,走勤劳致富之路。200……。 |
建村时,五星红旗处处飘扬,故名。解放后,隶属第八区(即黎咀区)黄石乡,1952年属龙湖乡管辖,1958年设立新德大队直至1983年,1984年与龙南合并为龙垇乡,1987年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五星管理区,1999年设村委会,沿用至今。五星村……。 |
五星村党员69人,特困党员20人,其中纳入低保党员5人。全村3680人,户数756户,耕地1396亩,山林面积328.1公顷,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农民年人均入3858元,治安状况良好,特困群众720人,其中纳入低保159人。当前村碰到的主要困难:1.村民缺乏生产资金,大部分山地得不到利用;2.村级集体经济亟待发展;3.农田水利设施需要维修。……。 |
取社会主义“五星红旗”永远闪光芒之意,故名。1949年建国后称黄狗坑乡。1956年改乡为高级社。1958年改称为五星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乡。1986年改称村委会。1990年改称为管理区。1998年10月7日改为五星村委会,沿用至今。五星村委会位于浛洸镇西面,距镇政府约15公里,人口2426人,耕地面积约3286亩,办事处设在塘寮村民小组。五星村委耕地属斜波形,土壤中良,水源短缺,是蚕桑之地。管……。 |
五星村委会位于罗董镇西部边远山区,与白垢镇续岭村委会接壤。全村辖7个自然村,总农户343户,总人口1664人,现有耕地面积2180亩,其中水田面积1679亩。2000年前五星村委会主要以种粮为主,经济作物较少,2000年以后,在部分党员群众的带领下,开始大力发展柑桔、油栗等水果经济作物。全村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三名村委干部(一名主任、一名副主任和一名委员)及村小组正副组长13人,另外村委会配备专职……。 |
在大江圩北部,与大巷、上冲毗邻。耕地面积746亩,全部为水田。有312户,人口1269人。明清时期属文章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二区洞乡。1961年从大巷大队划出为五星大队,1986年改称五星管理区。管理区委会驻浔阳村,距县城约20公里,可通汽车。辖朝阳、浔阳、现龙、龙江、龙兴5个自然村,村民小组7个。因由5个自然村组成,称五星。地处丘陵地区,有电力排灌站1处,手扶拖机16台,产水稻、水果、蔬菜、三……。 |
五星村委会位于高良镇东北部,距高良圩镇约20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7个村小组,共120户,620多人。耕地面积622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沙糖桔、皇妃贡桔、巴戟为主。五星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带领农民走致富路,近年来引导农民种植贡柑、沙糖桔,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逐步形成旱地种植贡柑、沙糖桔,山地种植巴戟、玉桂,水田种植蔬菜、水稻的种植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