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桥村概况现在的魏桥村是2007年底年是区划调整后,由原石坝镇魏桥村、方涧村、大宋村整建制合并设立的,人口3491人,耕地面积6792亩,23个村民组,党员有98名,总支下划方涧、魏桥、大宋三个党支部。该村组织活动场所设在魏桥村薛岗村民组,占地面积226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为8上8下砖混结构2层楼房,建成于2011年2月,该活动场所电教设备配备齐全,各项工作制度挂牌公示,档案资料规范,是……。 |
张铺镇魏桥村位于张铺镇东北,由原魏桥村和胡桥村合并而成,距张铺集镇1.5公里,新205国道从村边经过。魏桥村地下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石油,目前,已有十多处钻井在村境内开采原油。 全村2487人,679户,耕地4803亩,辖22个村民小组。村设党总支,下设魏桥、胡桥两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56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3人。现有村两委干部6人,总支委员5人。 一、农业:村内有小(二)型水库一座(魏桥……。 |
张寨镇魏桥村,位于张寨镇西南部,东与韩庄村以陈沟为界.西与杨圩村相邻。北部紧靠S328省道。南部沿濛洼行洪区。全村人口4375人,土地4192亩。辖14个自然庄,22个村民组,有党员36名。行洪区内水草茂盛,是一个天然的牧场。沿岗的村民组,几乎家家养殖牛羊。涌现了像中心组的张立华、张大庄的张恒彬、董西组的董文连等一些养殖大户。本村村民有历史悠久的柳编技术,柳编产品不光畅销全国各地而且有些柳编工艺品……。 |
清康熙年间,魏、何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村名魏何庄,后因何姓贬嗣,魏姓在村西杜沟之上建桥一座,改村名魏桥。清属蓍阳图阳岗里。1941年属东洪乡。1949年属五龙区。1958年设立魏桥生产大队,属五龙人民公社。1962年划属申庄人民公社。1966年划属齐海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称魏桥村民委员会。属齐海乡。魏桥村……。 |
魏桥原为魏姓人居住,魏姓人在村前兀术沟上建桥一座,取村名为魏桥。1900年魏姓人迁往槐店西苏楼村,现在魏桥已无魏姓人,但村名仍为魏桥。1958年设魏桥生产大队,属新安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魏桥村民委员会,属新安集乡。1987年属新安集镇至今。魏桥村……。 |
明初,魏姓于此建村,因村北青龙河支流上建有桥梁,故名魏桥。1918年属商水县南区龙塘河地方。1947年12月属郾商西县民主政府。1948年4月属白寺区。1949年2月属商水县。1951年4月属五区(姚集)邓楼乡。1955年12月属八区(白寺)白寺乡。1956年10月属白寺乡。1958年8月属农场。1959年7月属巴村公社。1961年2月属白寺公社,8月属白寺区。1962年6月属白寺公社。1981年……。 |
魏桥村是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9006105999。 |
解放初期属江陵县,1954年从江陵县划归潜江县管辖;1958年属张金人民公社中心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更名为张金区中心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张金公社中心大队;1981年更名为张金公社魏桥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更名为张金区魏桥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更名为张金镇魏桥村至今。魏桥村……。 |
相清朝末期,有一魏姓秀才到河边桥上题了一首诗,便将此桥命名为魏家桥,简称魏桥,后魏桥为村、大队、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并形成农村集市,故名。清末时期属雷公庙会辖。民国时期属碧山乡、六合乡辖。1949年10月属王店区辖。1952年10月属第四区六合乡辖。1954年8月属雷公区六合乡辖。1958年9月属雷公区六合人民公社王台大队辖。1987年10月改为双河镇辖,2001年4月并入雷公镇,属雷公镇魏桥村村民……。 |
明朝初年,有魏氏兄弟俩从山西曲沃迁来睢宁,弟弟住在陶河社,哥哥住在师村社。后魏允中夫妇又从师村社迁到此处,当时庄上有桥,故叫魏桥。1953年属姚圩乡,1956年组建联合社,1958年改称王林人民公社魏桥大队,1983年属邱集乡为魏桥村,2001年属邱集镇为魏桥村村民委员会。魏桥村:位于王林社区以北4公里处。……。 |
魏桥村位于魏桥镇驻地,全村人口1961,户数412,耕地面积3550亩。因为在镇驻地,村民以在企业上班和服务业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