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自然地貌,为黄河支流边高地,宋至西夏时重要渡口,其地理东关镇,清朝称台子,故名。1950年为二区二乡,1958年为跃进人民公社台子大队,1983年改称台子村,1986年灵武市崇兴镇台子村村民委员会成立。台子村……。 |
原属隆德县;1942年划归本县蒙宣乡;1949年属蒙宣区七乡;1958年成立大队;1966年改名为红台大队;1968年恢复原名;1985年改为村委会。台子村……。 |
此地处在高台上,故得名。解放初期称台子行政村,1955年称台子合作社,1958年称台子大队,1984年改为台子村民委员会,2014年由城台乡人民政府审批成立,称城台乡台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台子村……。 |
明万历年间建村,因村建在沙布塄台(藏语,指鹿多之地),后演变为台子,故名。1957年前,称台子行政村;1958年公社化后,称台子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后,称台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台子村……。 |
台子村是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朱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687112241。 |
台子村村庄由来在石门北1公里处。据《张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十五年(1417),张氏从云南迁居黄河崖。明嘉靖八年(1529),迁来此地,因地处陡壁之上,名村为台子。近年在此村北发现龙山文化遗址。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588亩。2006年,全村共有115户,总人口为347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93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197吨,经济总收入为400万元,人均……。 |
台子村位于钢城东27公里处。南邻新泰,东靠沂源,地处山区,境内有钢城区最高的山脉——旋崮,是汶河发源地之一。共有7个自然村,180户,596口人。据《桑氏家谱》载:清康熙年间,桑姓从通香峪迁此建村,因村南有一边长约10米的方形巨石如戏台一般,故得名台子。建村之初只有桑姓,后来,李、利、亓、齐、朱、郭陆续迁聚,其中桑姓居多。族姓之间人数虽差距较大,但都和睦相处,团结友善,互助耕耘,世代相传。台子村明……。 |
台子村是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柏林庄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682005223。 |
1998年,将原天池村、刘何村、台子村合并,称台子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又将湾寺村肖家店片、秦家垭子村垭子片并入,仍称台子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台子村……。 |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台子大队,隶属五里坝公社,1984年改为台子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五里坝乡,1996年撤区并乡,隶属五里坝镇,2015年隶属高川镇。台子村……。 |
因村西有一台墩子,得名台子村。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1949年解放后属4区(驻地威远堡)称威远堡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1953年属4区(驻地威远堡)威坪堡乡,称行政村。1956年撤区划乡,属威坪堡乡,并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称台子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左云、右玉两县合并,属左云县飞跃人民公社(驻地威远堡)称台子村农业生产大队。1961年复右玉县属威远堡人民公社,仍称生产大队。1984年9……。 |
台子村隶属于全福镇,位于全福镇南面2公里处,地处乐山中心城区,全福镇的东大门。全村9个经济社,幅员面积约9.6平方公里,农业人口数1795人,农转非人口数427人,有党员68人,7个党小组,耕地面积约1400亩,林地面积约1800亩,现有村道约12公里。台子村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目前已流转土地300多亩。全村交通相对便捷,通信、宽带全覆盖,现有产业为林业、水稻、油菜等传统种……。 |
台子村是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石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3427112999。 |
1951年成立台子乡,属罗布古区(九区)辖。1973年成立台子大队,属迤车公社辖。1984年撤台子大队设立台子乡,属迤车区辖。1987年8月1日撤台子乡设立台子办事处,属迤车镇辖。2000年6月1日成立台子村民委员会,属迤车镇辖。2006年2月28日,原迤车镇、梨园乡合并成,成立新的迤车镇,台子村民委员会隶属迤车镇辖至今。台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