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尾有条流水坑道向东流至水磨坑,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水坑生产大队。1984年8月,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立乡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更名为水坑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1984年,撤销水坑生产大队,设立水坑村民委员会,简称水坑村委会。水坑村……。 |
因此地有一处地势较低的泉眼,常年有泉水涌出,形成一个约200平方米大小的积水洼地,故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金羊、丰乐乡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丰乐、金羊区所辖。19……。 |
1949年9月属二区龙华乡,1951年12月属二区龙华乡,1957年12月属龙华乡龙华村,1958年10月属龙华公社龙华大队,1966年称水坑大队,1984年3月称水坑乡,1987年1月称水坑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称水口管理区,1998年12月改称现名至今。水坑村……。 |
水坑村位于城郊街西北部,与从化市明珠工业园相邻。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村委会辖下5个经济社,常住人口1053人,家庭251户,村民代表11人。近年来我村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创建基础,切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先后被评为市先进村,广州市卫生村,并在2009年通过省爱卫会考核,荣获“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
水坑村是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张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24107230。 |
民国时期属南远乡茶峰保,1949-1955年属金塘乡,1956-1958年属金塘乡水坑生产合作社,1958-1983年属苏塘公社水坑生产大队、森林生产大队,1983-2003年属金塘镇水坑村、森林村,2003年由原水坑村和森林村合并成现在的水坑村,属金塘镇管辖至今。水坑村……。 |
水坑村位于南漳县东巩镇东北角,与石佛寺、莲花池、信家沟、太坪接壤。交通闭塞,水资源相对差,山场面积大。全村版图面积17.6平方公里,共5个村民小组,340户,1302人,农村劳动力860人;耕地面积1878亩,其中水田683亩;山林面积18600亩,其中集体山林800亩;2013年末人均所得收入8860元。村干部5人,全村党员44人,村民代表30人,农村低保户76人,五保户5户5人,残疾人40人,……。 |
泰和县桥头镇水坑村概况一、基本情况桥头镇水坑村地处泰和县西部,井冈山东麓,泰井高速和319国道穿境而过,源自井冈山的六七、六八两条河流似两条玉带缠在其腰部,全村共有国土面积18.3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共有自然村19个,农户313户,1373人口,耕地面积2064亩,林地2.5万亩,2011年人均收入4630元。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5.6%,境内林木郁郁葱葱,花香鸟语,气候温和宜人,溪水清澈,……。 |
水坑村地处兴隆庄镇东南,与兴隆庄煤矿一墙之隔,全村1476人,村庄占地面积340亩,现有耕地1510亩,村内设备健身器材场所两处,设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图书乐器室,正式党员56人,村两委成员3人,全部交叉任职,2011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7612万元,人均纯收入9360元。村内主导主业主要以种植、养殖三产为主。……。 |
马屿镇水坑村地处中西部,全村人口1000人,耕地面积400亩,新56省道穿境而过,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村庄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水坑是马屿镇有名的革命根据地。这里地段优越,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尤其是水坑山洞打通后,使得交通更加便利。一九三四年石垟的道人林月忠(拳师)后因蜕化变质被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