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以蒋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庄浪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上蒋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上蒋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上蒋村……。 |
上蒋村位于太行山东部冀南新区林坛镇北6公里,全村共有310户,人口 1046口人,耕地1500亩。党员49人,村南北长480米,东西长350米,北至梁庄村,西至峰峰矿区,东至东古佛村。 ……。 |
以上蒋自然村命名。1958年公社化时定为大队,1983年农村体改时改为上蒋村民委员会至今。上蒋村:位于殷桥中学以东1公里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新余县狮峰乡第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新余县狮峰乡第四农会。1953年划为清江县第七区柘湖乡。合作化时,由五个初级社转为柘湖高级社。1958年为黄岗公社英雄大队。1968年与下蒋等并为英雄大队一部分。1974年并入柘湖大队。1979年又从柘湖析出为上蒋大队。1984年更名上蒋村民委员会。上蒋村……。 |
因村民姓蒋,地处芙蓉村上方得名。建国初称上蒋村,属芙蓉乡;1959年建立上蒋生产队,属桃渚管理区;1961年分出车头大队并改为上蒋大队,属桃渚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上蒋村,属桃渚乡;1989年改属桃渚镇。上蒋村……。 |
据当地《蒋氏宗谱》载,南唐末宋初,南京金坛县蒋文通避难来此定居,取名蒋家村。其后子孙众多,一部分迁居于下蒋村,遂称上蒋。清属宁海县南乡杨家庄。民国17年属杨家乡。民国29年(1940)三门建县后仍属杨家乡。1949年解放初沿用旧制。1950年属任家乡。1954年成立上蒋初级社。1956年转为上蒋高级社,属亭旁乡。1958年改为上蒋生产队,属亭旁管理区。1961年改称上蒋大队,属亭旁人民公社。198……。 |
常山县上蒋村由原上蒋村、鲁蒋村调整而成,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0.18平方公里,人口658,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 |
村委会驻地上蒋,村以姓氏和地理方位名。1948年列入毓秀乡第八保;1950年划为第八村,隶属白渡乡;1956年建民主高级社,隶属万田乡;1958年改置生产队,隶属万田管理区;1961年改为大队,隶属万田公社;1984年1月设行政村,隶属万田乡。万田乡上蒋村位于衢州市区西部,行政村由4个村民小组组成,共计175户,人口数528人,劳动力数350人。全村耕地面积500亩,山地面积20亩。村民绝大部分从……。 |
上蒋村为于歌山镇西部。南临东阳江,隔江与西宅村相望,东与淑玉村接壤,西与安溪村为邻,北与泮田村相接,靠近37省道,建有上蒋大桥,交通便利.泮田、由上蒋,金家,圳口,后前,泉头五个自然村组成,全村902户,2026人,耕地面积1210亩。 上蒋村以生产火腿出名,自古有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之说,村内较大火腿加工厂有上蒋火腿一厂,上蒋雪梅火腿厂,年产值都在百万元以上。其中上蒋村的智慧结晶当属……。 |
上蒋村位于皋埠镇南首,距镇政府3.5公里,由原上蒋、澄江、唐家、芝山和东横山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庄东面和北面为农田,西面为皋埠运河,上樊公路从村庄中部南北向穿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属平原行政村。全村下辖5个自然村,目前总户数861户,人口2821人,有27个村民小组,党员123人,村民代表54人。全村村域面积2.98平方公里,拥有粮田2630亩,河道337.8亩,山林440.5亩。全村气候温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