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三岔村[4]

三岔村[4]

  此村驻三条沟汇合处,故得名三岔。1951年为三岔村,1955年为初级合作社,1956年为高级合作社,1958年后为三岔大队,1969年又改为三岔大队革命委员会,1984年政社分设至今为三岔行政村,后设三岔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三岔村……。
  三岔村是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23003220。
  三岔村是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柳埠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12019274。
  三岔村是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索镇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321001205。
  三岔村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22101263。
  以村位三山二溪交汇地段得名。1958公社化时设立三岔河大队,隶属二郎公社,1984年改为三岔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二郎乡,1996年撤乡并镇,隶属古城镇,2011年撤销古城镇,并入堰口镇,隶属堰口镇,名称沿用至今。三岔村……。
  因地处罗沟、野牛沟、马沟三沟交岔处故得名。1958年得名三岔生产队,1962年改为三岔大队,1994年得名三岔村村民委员会,2015年将罗沟村和三岔村合并为三岔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三岔村……。
  三岔村位于三条沟的交叉口而得名。1944年属黄龙设置局子桥乡(三岔)八保白土窑辖;1948年民主建政时属三区(三岔)三岔乡;1950年属三区白土窑乡;1956年属县直属三岔乡;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时,与长石头乡合并成立红专人民公社,并以大队部驻地三岔村命名为三岔生产大队;同年11月,黄龙县制撤销,属地划入洛川县土基公社(属三岔管区);1961年9月黄龙县制恢复,属三岔人民公社三岔生产大队;1……。
  1998年,将原风洞村、白水沟村、三岔村合并,成立三岔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又将原马氏沟村并入三岔村仍称三岔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三岔村……。
  1958年设立三岔大队,1984年更名为三岔村民委员会。三岔村……。
  1959年1月命名三岔生产大队,隶属南星人民公社三岔管理区。1961年6月为三岔人民公社三岔生产大队。1984年3月改社设乡,变更为三岔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8月撤乡设镇,为三岔镇三岔村村民委员会。2007年撤村并组,经县政府批准,石山坪村村民委员会并入。2011年7月撤乡并镇,为留凤关镇三岔村村民委员会。2014年撤并村,经省民政厅批准,2016年11月心红铺村村民委员会并入。三岔村……。
  1983年改设村委会,由彪角镇政府命名报凤翔县政府审批得名。三岔村隶属于彪角镇。三岔村……。
  域内有大三岔和小三岔,故名。解放前,白河县划归湖北省郧县,隶属中厂三吕。1949年解放后,划入白河县辖区管理。1951年,秧田、双坪和花屋3个互助组均属二区三岔乡。1954年,秧田、双坪和花屋3个互助组分别转为高级社,均属八区三岔乡。1956年,秧田、双坪和花屋3个高级社均属西营区小双乡。1958年,秧田、双坪和花屋3个高级社分别转为大队,均属西营公社小双管区。1962年,秧田、双坪和花屋3个大队……。
  本村早年有城杰、八寺、四东三个小村,居于三条小岔,后来,三村并居一起,取名三岔村。该村委会位于三岔村,故称为三岔村民委员会。1958年为阳方口公社三岔生产大队,1984年由生产队演变为村委会至今。三岔村……。
  明嘉靖十八年筑,因其东达神池,西通岢岚,北向偏关,当三路之冲,故名三岔堡,后人们简称三岔。1958年11月,以所管辖村庄名称—三岔村,建立三岔生产大队;1984年10月,更名为三岔村民委员会至今,简称三岔村委会。三岔村。……。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