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城关镇七星村,地处县城东郊,西邻合安路(206国道),六舒三路(六安至古镇三河)穿村而过 ,交通便捷。全村共有二十二个村民组,耕地1000亩,人口2560人,2013年度人均纯收入8316元。我村共有党员85名,村民代表41名 。1999年联合国儿基会“农村改水改厕试点村”,受到多家新闻单位采访、报道。村党总支部在2000年-2005年连续六年被舒城县委组织部授予“创红旗支部、争经济强村”活……。 |
境内有座团山,四周簇拥七口小塘,人们称此为“七星拱月”,后简称七星,故得名七星村村民委员会。原属范庵乡;1958年属先生店公社;1961年划建范庵公社,七星大队属之;1969年七星大队随范庵公社并入江淮公社;1972年江淮公社划出范庵公社,七星大队属之;1983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范庵乡,改置七星村;1992年撤区并乡,七星村随范庵乡并入先生店乡,属其至今。七星村位于先生店乡以南6公里处,地处……。 |
一、行政隶属与交通地理位置 七星村系重庆市奉节县康乐镇辖行政村。位于梅溪河北岸,距奉节县县城北偏东方向20千米,距康乐镇镇政府所在地东4.5千米。东与白帝管委会的孙家村、九盘村接壤;北与汾河镇的全坪村相邻;西与康乐镇的横路村相邻;南与康乐镇的铁佛村、河水村隔梅溪河相望。三峡工程蓄水后,水上交通十分方便,万吨级船舶可直达。陆路交通环梅溪河全线贯通,紧邻省道奉溪东路,正在修建中的奉节至巫溪达西安的高速……。 |
1951年以境内七星观(庙宇名)而命名七星村,1953年属明月乡,1955年并入黄柏乡明月村,1961年由明月大队分出七星大队,1967年改为齐心大队,1975年复名七星大队,1984年为七星村,2004年9月村组规模调整撤销静安、花盘两个村,设置七星村,管辖原静安、花盘两个村的范围,村委会驻地八角庙,沿用至今。七星村……。 |
传说此处曾出现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七星村由此而来。七星村于解放前为渭沱镇三保,1952年为三村,1955年为双龙公组,1962年改为第三大队,1976年改为七星村,该名沿用至今。七星村……。 |
境内有七星山,故而得名。1958年命名为七星大队。1984年4月更名为七星村。2004年10月村组规模调整时永东村并入七星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七星村……。 |
因境内七星铺而得名,此地有七个山塘,月光辉映,宛若七颗亮星,人称“七星照月”,曾有人在此开过铺子,故名。1953年,七星村成立,隶属七星乡;1956年,七星乡并入两坪乡,隶属两坪乡;1958年,更名为七星区队,隶属早阳公社;1960年,早阳公社并入两坪公社,隶属两坪公社;1961年,复置早阳公社,七星区队更名为七星大队,隶属早阳公社;1984年,更名为七星村,隶属早阳乡;1992年,撤销早阳乡,并……。 |
以境内七星寨而得名七星村。清朝时属通城里三甲。民国时为第一区凤凰乡。1953年划乡建政,设青龙村。1961年整风整社,改青龙村为青龙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青龙大队,与县内其他大队重名,经县人民政府[1981]3号文件批准,改为七星大队。1984年改名为七星村,成立七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七星村……。 |
1958年新成立七个生产队,取名七新,后改为星,意为明亮。又相传为门头村前海面礁石如天上北斗七星分布,故名七星。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东南9.7公里,村位于青山岛西部,沿海岸而建。村委会驻门头村。辖门头、九斗、尼姑坪、门头壑、白基湾、岭头坪、乌岩下等7个自然村。 设7个村民小组。285户,1097人。耕地4 7 2亩,林地3539亩,滩涂385亩。以渔为主,渔业养殖349……。 |
因境内岛屿奇险错落有致,自然景观独特,村前的海上有七个排列整齐的小岛屿,宛如天上的七颗小星星,故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七星生产大队。1984年8月,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立乡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更名为七星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1984年,撤销七星生产大队,设立七星村民委员会,简称七星村委会。七星村……。 |
因境内有一块隆起的地势,其形状象北斗七星,又叫“七星疙瘩”,故名。1974年开始,从张义、中路、上泉公社迁移部分居民开发吴家井滩。1976年成立吴家井滩开发指挥部。1980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吴家井公社,下辖七星、四方墩、吴家井、新建4个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设立七星村民委员会,属吴家井乡所辖。2018年1月,撤销吴家井乡设立吴家井镇,属吴家井镇所辖。七星村……。 |
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1年)时辖区内有一山岗,形状七凸,而得名七星岗,因村委会驻地七星岗,故名。1953年成立乡政府时,定名为七星,1958年改称大队,1984年又称乡,1986年改称村委会,1989年底改称管理区,1999年改称村委会,沿用至今。七星村委会管辖27个村民小组,共1397户,总人口5209人,0党员108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76亩,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36……。 |
七星村委距离镇政府5.3公里,距县城40公里,铺设有水泥公路,交通便利,下辖有10个村民小组,共有276户1150人,从业人员有785人,其中农林牧渔业人员有721人,全村耕地面积722亩,其中水田面积422亩,旱地面积205亩。七星村的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不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发展,人民收入有了一定提高,生活水平逐渐改善,主要发展种养业,其中以种植林木和麻鸭、有机稻为主,逐步带动其他产业,以发……。 |
七星村会位于山前旅游大道的路边,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60多人,是革命老区。七星村委会距离市区20公里,离花东镇5公里,只有山前旅游大道和永星路过境,无公交车,地缘优势较弱。地处丘陵山岗地带,七星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年生产发展探索,逐步形成山上种植速生桉,水田种植水稻、花生、红葱头、龙眼、荔枝,鱼塘养殖四大家鱼的发展模式……。 |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3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七星村委会,沿用至今。七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