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岗村位于六安市南郊,距市内约7里而得名。本村是六安火车站的西大门,宁西专线、复线、电厂专线、合武专线都经过本村,铁路线专用牵引变电所座落本村。现在的七里岗村由原红光村和原七里岗村于2004年5月合并后命名的。村总面积约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43亩,林地面积1800亩。辖12个村民组,有自然村庄56个,大小水塘67口,总人口2567人。……。 |
因此村中心位置离李堂公社、莲花村、中渡店、任大庄各约有七里,中心位置又高,是个岗坡,故名。清属光山县斛山里。1936年属光山县第二区。1949年成立李塘乡,属光山县曹黄林区。1951年划归息县,属任店区七里岗小乡。1958年建七里岗大队,属曹黄林公社。1964年属八里岔公社。1983年12月改七里岗村民委员会,属八里岔乡至今。七里岗村……。 |
七里岗村是河南省信阳市潢川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办事处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11526001206。 |
传刘邦、项羽拒兵固陵时,项羽部下一小将戚氏潜隐于此,后因该处地势较高,且西距玉皇庙、南距宝台庙、北距合志庙皆为五六里,称“五里岗”。后以西距刘楼(属太康县),北距白楼(属睢县),东距倪楼,南至曹楼均为七里,遂称今名。1949年称七里岗村公所,属慈圣区。1955年称七里岗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慈圣区。1957年称七里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伯岗乡。1958年设七里岗生产大队,属伯岗人民公社。1984……。 |
明代,芦姓由山西洪洞迁此,于土岗上建村,距县城七里,故名。明、清先后属青宁保(里)、土山保(里)。1927年属第六区。1941年属岗王乡。1949年属岗王区。1951属归第八区。1956年为七里岗村,属家中心乡。1958年建七里岗生产大队,属姚家公社。1983年改为七里岗村民委员会,属姚家乡。2011年撤乡改镇,属姚家镇至今。七里岗村位于中牟县汽车工业园内,西邻建设南路,北邻万洪公路,南邻郑民高速……。 |
解放前这座岗的西边有座土地庙,距宜城有七华里,称七里庙。由宜城到七里庙需经过此岗,故名“七里岗”。当时,七里庙和七里岗都属七里岗大队。1958年,政府组织人民修建了鲤鱼桥水库,七里庙和七里岗被水库隔断,上级把这两个地方分为两个大队,七里庙划为雷河公社,称七里大队,七里岗仍属铁湖公社,仍叫七里岗大队。民国期间,先后属于城厢区和城厢乡;1945年3月,属自忠县城厢乡第十保;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 |
从塔耳岗至刘家老屋是一溜岗地,约7华里,七个山岗,故称“七里岗”,村名由此来。明朝洪武年间祖辈从江西筷子街迁来,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所辖地段属汉阳府黄陂县滠源乡,民国十九年(1930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塔耳区马段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抗日民主政府陂三区白马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马段乡,1949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陂嘉山区明德乡,1952年所辖地段属……。 |
“七里岗”为一山岗由南至北七里之长。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县设4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二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县划分乡镇,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六指店乡,1949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武湖区庙台乡。1952年所辖地段属第七区七里乡,1956年为五星合作社,归蔡家榨区上岗乡管……。 |
1950年属第三区太平乡;1951年属第十区太平乡;1957年属木港区太平乡;1958年为木港公社太平乡七里岗大队;1959年为木港公社太平管理区七里岗大队;1961年属木港区太平公社;1975年属东春公社,为七里岗大队;1984年属水产局管辖,并更改为七里岗村;2001年划归兴国镇管辖至今。七里岗村位于兴国镇南,与木港镇田畈村紧邻,七里岗村乡风淳朴,约有国土面积7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16个……。 |
七里岗村位于丘陵地界,与二四岗村相邻,京九铁路贯穿南北,宽敞的新道公路,连接东西,村湾公路四通八达。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1200亩;林地100亩,养殖面积200亩。交通便利,村民出行方便。人口现状: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湾,其中低保户42人,五保户4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45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60岁以上老党员18人,37岁年轻党员5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 |
【七里岗】 Qīlǐgǎng 昔日村小人贫,初名“急死关”,后因村距县城七里,更名七里岗。村委会驻樟木树脚,辖樟木树脚、七里岗、二文洞、三文洞、石马、聂家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143.5公顷,352户,142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