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镇二里村位于天长市北郊工业重镇——杨村镇中心,205省道穿境而过,距天长市区11公里。可耕地面积7674亩。共有居民1126户,总人口7203人,党员132人。2010年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7247元。境内水资源丰富,跃进圩、簸箕圩养殖水面面积近千亩,外有杨村河与沂湖相连,直通高邮湖,水运、排灌极其方便。 社区内中、小学各一所,中心卫生院一所,街道办集贸市场一座,镇级工业集中区一个。在镇党委、政……。 |
二里村位于二里乡东南方,人口3335人,农业人口2850人,非农业人口485人,党员54人。主要特色产业有有机红粮、玉米、水稻等。年生产总值785万元--人口总数:3335人农业人口:2850人非农业人口:485人--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32.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发展口号:依托集镇建设,打造宜居二里--所辖村:二里,中心,角坪,阳庄,龙井,兰坳,四坪,学塘生产总值:785……。 |
清代,张氏先祖自张桥迁于响河北二里庙之东南,故取其名为二里张庄。后演变二里庄。1949年10月属胡桥区(第二区,治所在胡桥集)。1956年属胡桥中心乡,名为二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属胡桥人民公社,名为二里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为乡,属胡桥乡,名为二里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二里村:位于胡桥乡以南3公里处。……。 |
因境内二里沟较为出名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设立二里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改为二里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二里村:位于张店镇以北1公里处。……。 |
村以民国时道路里程庄得名,村委会以住自然村二里庄得名。据当地长者介绍,民国期间就有名称标志,当时有一个小李庄为一甲里,有个二李庄为二甲里,跨入成子河为三甲里。自民国期间就有二甲里有讲法,解放初为二里庄村,1953年为二里庄高级社,1958年为二里大队,1984年为二里村属属泗阳县国营林柴场,1996年林柴场并入中扬乡,2001年为中扬镇,2004年随镇划归宿城区管辖。二里村:位于中扬镇东南7公里处……。 |
二里村是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烟筒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20284100207。 |
蓝村二里村村庄由来蓝村在县城西26公里处。是即墨市四大集市之一。蓝村镇驻地。地当胶济、蓝烟两铁路的衔接处,是胶东半岛铁路交通的枢纽。公路有班车通青岛、即城、郊县、平度等地。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孙氏由云南迁至栾村。栾村,系因附近盛产栾树而得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德租胶州湾,修胶济铁路,在此村前设站,称蓝村站。“栾村”随之演变为“蓝村”。按:栾村,明、清属西移风乡栾村社。明万……。 |
二里村村庄由来明洪武元年,古岘村位于龙泉村西,管先人由莒洲至此立村,这里宜植胡黍(高粱),取村名胡楷宅科。因此处地势涝洼遭水患,后移居南山,当时荆、林、石、管、辛五姓为占山户,分称南辛庄、管家街、林家沟、石家等。后他姓迁入,改为六铺、十三屯建成十字口形大聚落,以“十口”为“古”,和“三山不现”之说,取名古岘。后古岘人口十分集中,经贸繁荣,又是历来的政要重地,为便于管理,把古岘划为八个里,按序排列为……。 |
二里村村情概况 以联庄名命名,为南庄、西庄、马山、下腰4个自然庄总称。有耕地848亩,居民195户,404口人,以农业为主。解放初期属吉德村,1953年成立农业合作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一个管理区,1961年为二里大队,1984年改为二里村民委员会。2010年人均收入4390元,比1984年增长13.8倍。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二里村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实现了水通、电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