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属永安里;清代属四都;民国属下永安乡;1950年后,属厦铺区厦铺乡,分设桥口、大耒山二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厦铺人民公社厦铺管理区,改设为桥口生产大队和大耒山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厦铺区厦铺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厦铺公社,桥口生产大队更名为联新生产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厦铺区厦铺镇,复设桥口、大耒山二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厦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 |
原土桥村与吉口村合并,两村各取一字,得名桥口村。“桥”,此处指原土桥村;“口”,此处指原吉口村。2021年8月,由原土桥村与吉口村合并组建,村委会设在原土桥村,属义堂镇管辖。土桥村:位于义堂镇北部,辖8个村民小组,户数267户,总人数871人,耕地面积762亩。……。 |
【桥口】 Qiáokǒu境内小河口有座木桥连接卢家洲,故名。村委会驻桥口,辖桥口、杨庙、沙塘、仁湾、陈巷、卢家、人口塘、井眼8个村民组。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36.6公顷,234户,786人。……。 |
桥口村是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31003110221。 |
以辖区自然村桥口得名。桥口:昔日村前有座破石桥,人称此村为桥口。1975年从高集生产大队析出建桥口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桥口村。2001年桥口村与明塘村合并设立桥口村民委员会。桥口村:位于太平镇以南4公里处。……。 |
桥口村位于林梓镇东首,由原新源村、平刘村、陈楼村、桥口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与如东交界,西与蒋殿村交界,北与丁堰镇交界,南与白蒲交界。林梓镇桥口村共有4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96户,总人口4796人,总承包面积5679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49元,全村为全面建成小康村共同努力。在市、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的-精神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孙玉君同志为首的村委一班人,紧紧依……。 |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1949年前后,属中和乡。1958年为桥口大队,属白舍公社。1961年属中和公社。1968年划入白舍公社中和大队。1971年恢复本大队,属中和公社。1984年由桥口大队改名为桥口村民委员会,属中和乡。2001年11月,随中和乡撤并入白舍镇。桥口村……。 |
1949年后属蓉江区武功乡,合作化时属赤土区武功乡桥口高级社.1958年属红旗公社建桥口大队.1959年属蓉江公社,1961年属蓉江区西华公社.1968年属西华公社并入华东地区山大队,1972年从华山大队分出,1984年改今名属西华乡。2003年属蓉江街道办事处至今。桥口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沙陂区江家乡。合作化时由七个初级社合并为浒溪高级社,公社化时为浒溪大队。1962年分为桥口、浒溪、堎上三个大队。1964年三个大队合为桥口大队,1969年并入江家大队。1972年分开为桥口大队,1984年春体制改革改设为桥口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桥口村……。 |
桥口村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70923106216。 |
桥口村是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木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481113999。 |
桥口村简介汶上县南站镇桥口村位于南二环路西头路南,汶金线路东,全村共计六个生产组,耕地830余亩,人口1010人,党员21人。该村主导产业为种植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3,目前该村有奶牛养殖户2户,零售商业户5户。2012年底该村人均年收入9886元左右。目前该村主干道已铺上了水泥路,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该村建设了高标准党员……。 |
桥口村:东岳镇桥口村位于洪雅县西南方,距县城35公里,距镇政府12公里,与东岳镇八面村、夹江县尖峰村、花溪镇王岩村、孔坝村、兴胜村交界,幅员面积9.75平方公里。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455户,1559人,劳动力1062个;耕地面积987.2亩,林地面积1.1万亩。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442元。林业、竹业、茶叶为全村的主导产业,现有树林7000亩,竹林4000亩,茶叶1886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