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村民迁此建居在海滩旁安坂地,因村前为海洋,故取名前洋,后因村民围海作埭,而改称前园。解放前属惠安县十九都,解放后成立乐耕乡、鹰溪乡。1958年惠安县成立上游公社厚埭乡,1964年与锦庄、吕内、村口、山仔、前园5个自然村合并建前园大队,1984年10月改为洛阳镇前园村委会至今。前园村……。 |
前园村位于赤岭乡北部,东临杨美水库及油坑村,西接石椅村,南与赤岭村交界,北部文科岭与官浔镇红霞村接壤。辖:前园、蔡坑、大保、后潭、内厝、城内、新阳等7个自然村,311户,人口1221人。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0930亩,水田740亩,农地100亩。[政区沿革]1962年建立前园大队,1984年9月建立赤岭畲族乡改称前园村。[姓名源流]前园村共有10个姓氏,蓝姓占总人口的92..7%,除……。 |
村落后面有一片园地,林、蔡、黄等姓村民于园地前建屋居住,故取名“前园”。前园开发较早,其中林姓一支系由泉州奎霞巷(街下巷)分支而来。始祖林彦安于元代来此肇基,成为望族。明初,林氏曾担任“百夫长”。石湖郭氏迁居前坑之前即暂居于此。据清代《钱山三房郭氏家谱》记载,洪武初年,石湖郭南窗(前坑郭氏开基祖)“年方十六,往仑后姑家。姑父与十九都前园林百夫长旧也,林到姑家,见而异公,因延归,以女女焉(指林氏之女……。 |
明洪武年间,梁、徐二姓由山西洪洞柿子园迁此建村,仍叫柿子园。后因梁氏在村南建村,故名前园。1949年,为濮阳县十三区前园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渠村乡前园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队,为渠村人民公社前园大队。1984年成立濮阳市郊区,为濮阳市郊区渠村人民公社前园大队。同年撤社建乡,为濮阳市郊区渠村乡前园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销濮阳市郊区,恢复濮阳县,为濮阳县渠村乡前园村民委员会至……。 |
清同治年间,原为山东曹县吕园子财主吕姓的柴园,有褚庙乡尤楼张氏到此租田耕种,兼为吕家看守柴园,因在吕园子前,称前园子。1983年更名为前元。原属考城县。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属睢州。1912年属睢县。1928年划归民权县,属林七区。1956年属林七区,称前元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归林七人民公社,称前元生产大队。1983年属林七乡,称前元村民委员会至今。前园村:位于位于王岗村西北侧。……。 |
李方士、李方业兄弟于1935年自村北1里打油李分居于此,以种菜生,称南园,1958年更名至今。1949年称前园村公所,属城关区。1955年称前园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陈集中心乡。1958年设前园生产大队,属陈集人民公社。1982年属陈青集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前园村民委员会,属陈青集乡。2000年乡改镇,属陈青集镇至今。前园村:位于陈青集镇西北1公里处。……。 |
前园村是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422002227。 |
前园行政村位于黄垓西部约1.5公里处,全村总人口为490人,130户,全村总种地面积为489亩,以种植粮食为主,村中特色是小尾寒羊和波尔山羊养殖。村内现有规模养殖场一家,以养殖、外调为主要资源,村里交通便利,村村通水泥路,近几年和东丁村、西丁村新建小学校学楼。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责任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本村种植、养殖等发展。全村小尾寒羊和波尔山羊养殖户30多……。 |
据明嘉靖间《吴松泉墓志》载,此地原名竹园,后以地处岩头山前面而改称。1949年称前园村,属南山乡。1958年称前园生产队,属三溪人民公社娄桥管理区。1961年称前园大队,属娄桥人民公社。1983年称前园村,属娄桥乡。1986年9月经县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革命老根据地村。1988年6月属娄桥镇。2003年属娄桥街道,一直沿用。前园村……。 |
村处上宅、旧屋(下宅)之南(前),早年多果蔬园地,故名。古时统称为中岙。民国时属江岙乡第十、十一保。1951年土改时为溪头乡第九村。1956年属第二高级社。1961年称前园大队。1983年称溪头乡前园村委会。1992年溪头乡与头陀乡合并为头陀镇,前园村属头陀镇。前园村区域总面积2.1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609亩,旱地523亩,林地2136亩,森林覆盖率为74.6%,全村387户,114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