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属阳江县第七区,1953年属阳江县第十七区,称南洞乡。1956年属儒洞区。1958年5月属儒洞乡。1958年12月属儒洞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南洞生产大队。1983年设南洞乡,属儒洞区。1987年2月改设南洞村委会,属儒洞镇。1988年阳江建市分县,属阳西县儒洞镇。1989年改设南洞管理区,1999年复设南洞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南洞村……。 |
梅州市五华县南洞村位于硝芳圩往东4公里。南洞村辖16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382户,人口1975人;全村总面积7.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5亩。南洞村年平均气温为23度,年降雨量约为1400毫升,气候特征温和多雨。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村特色经济收入无,上一年南洞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92.5万元。近年来,南洞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发展农作物。……。 |
南洞村委是鹤城镇隶属的一个村委会,距鹤城5公里,近旧325公路边,下辖14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59户,人口2827人,其中党员92名,预备党员4名。土地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20亩,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瓜菜;山地面积12000亩,以种植桉树为主,其次是龙眼、荔枝。村委会获奖情况2006年,鹤城镇先进村委会2007年,鹤城镇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鹤城镇先进村委会200……。 |
南洞村委会位于甘洒镇东面,毗邻广宁县坑镇,面积约18.62平方公里,是革命老区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16人,是甘洒镇最偏远的村委会。南洞村委会距离甘洒镇府15.7公里,甘洒——广宁县道途经南洞村。南洞村地理优势较弱,地处边远山区,山多田少,全村山地面积26268亩,耕地面积637亩。由古之今,南洞村民“靠山吃山、靠山致富”,积极发展林业经济,特产以林木、竹笋、南药、蜂蜜为主,目前,南洞……。 |
南洞,因村南多田垌,谐音得名。1952年与永佳洞合设全县第七区永南乡。1955年属秦家塘区永南乡。1958年属才湾公社永南大队1962年属才湾区永南公社。1968年撤水南公社,分设南洞大队,属才湾公社。1984年改南洞村,设南洞村民委员会,属才湾乡。1987年改南洞村公所。1994年属才湾镇。1996年复设南洞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南洞村……。 |
据因战国时魏将庞涓命名的山洞位于村南,故村名为南洞。清康熙年间属凡村里。清乾隆年间属南路凡村里第二保。1947年属洛南县郭庄区。1949年洛南、洛北两县合并后属洛宁县赵村区西山底乡。1955年撤区建中心乡属西山底中心乡。1956年撤中心乡,属西山底乡。1958年11月人民公社化,为赵村人民公社南洞大队。1971年西山底从赵村公社分出单设,为西山底人民公社南洞大队。1984年,大队改村委会,为西山底……。 |
因其位于燕厦乡的西南部,处太平山东南麓狭长垅冲中,古时称此类地貌为洞,又说此地风景别有洞天,故以地貌与职能命名。明、清代属兴国州下迁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富有区富有乡,设南洞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富有管理区横石人民公社,改设为南洞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横石区富有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富有公社,富有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燕厦区新庄坪乡,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南江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南洞乡。1958成立杨芬公社南洞大队。1962年属南江公社,分为洞源大队、南洞大队。1964年洞源并入,沿称原名。1984年,撤销南洞大队,改称南洞村民委员会。南洞村位于南江乡东部,村委会距县城36公里,南(江)禾(源)公路穿境而过。全村居民居住分散,共有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460户1900人。党员3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065亩,山场……。 |
南洞村位于县城南8公里街道西,地理坐标北纬36度48分,东经117度41分。耕地面积479亩,人口619人,党员16人,村民代表30人。南洞村主要以农业为主。据清代《邹平县志》记载,南洞村明清时期为象山前。明洪武年间居民由直隶枣强县迁此。据民间传说,古时有一姓卜的老农妇在山洞居住,后人称次地为南洞。沿用至今。……。 |
南洞村位于丽水市云和县内,紧水滩水库北面,属赤石乡库北管理处管辖,距赤石乡建源码头有20公里。全村现有9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03户、349人。我村农副业生产坚持以农业生态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紫色小番薯等新型产业,在村里成立了咱家人专业合作社,养殖绿壳蛋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和村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