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岭村东与任店二村、任店三村搭界,南接高营村,西和北与鲁山县魏寨村毗邻,东与任店镇政府所在地1000米,叶县县城1100米。人口面积:全村人口1036人,263户,总面积1.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224亩,人均1.3亩。人均收入:9765元。党建:党员35人,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党建资料齐全。脱贫攻坚:全村贫困户5户17人,目前已全部脱贫。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基础设施:幼儿园、小……。 |
据公元8年王莽篡汉权,为光复汉室,刘秀在刘岭安营扎寨,战马就栓在村北大柏树上,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称帝,此地为刘家人的封地,刘岭因此而得名。1960年建刘岭大队,隶属于盐镇人民公社。1983年5月机构改革,刘岭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盐镇乡,沿用至今。刘岭村……。 |
刘岭村位于田关乡东北部,辖14个村民小组,全村478户,共1683人。全村总面积10800亩,其中耕地面积2700亩。支柱产业以草腐菌为主,实行林间套菌种植模式,发展鸡腿菇35万袋,是草腐菌专业村。刘岭村位于田关乡东北部,辖14个村民小组,全村478户,共1683人。全村总面积10800亩,其中耕地面积2700亩。支柱产业以草腐菌为主,实行林间套菌种植模式,发展鸡腿菇35万袋,是草腐菌专业村。……。 |
很久以前有一刘姓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刘岭。1981年以前和杨树洼晁村同为一个大队,从1981年为了便于管理,三个村同时划开。1981年以前为刘岭大队,1983年以后改为刘岭村民委员会属铁门乡。1985年撤乡建镇,刘岭村民委员会属铁门镇。刘岭村位于铁门镇最南端,与宜阳县盐镇接壤,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人口452人,6个村民小组,现在耕地面积900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以种烟叶和香花辣椒为主,人均收……。 |
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五刘肇国进入翰林院,官拜国史院掌院学士,家乡人称刘翰林,并将此地命名为刘翰林,后因林与岭谐音,演变为刘岭。解放初期,刘岭村属杨市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杨市(现佘口村)管理区,设立刘岭大队、向沟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三江区;1974年,向沟大队与刘岭大队合并为刘岭大队;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杨市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划为杨市乡,刘岭大队更……。 |
刘岭村位于钱场镇北,所辖面积19.7平方公里,武荆高速公路进出口设在刘岭村,交通十分便利,具有的地理区位优势。人口现状: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30户,1632人,外出务工228人,空巢老人6人,留守儿童18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2户49人,五保户2户4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53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6人,55岁以上老党员23人,35岁以下年轻党员15人,大学生关系转回刘岭村3人,流动……。 |
清朝时期,刘姓在高岭上建村,故名。原为刘岭大队,隶属胡寨公社。1983年,设立刘岭村村民委员会,隶属胡寨乡。2000年,乡镇合并,隶属胡寨镇。2001年,并入鹿口村村民委员会。2017年12月从胡寨镇鹿口村划出,设立刘岭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刘岭村……。 |
明朝洪武年间,刘姓祖居大林头村,后因连年洪水泛滥,房屋、财产皆被毁,其中刘氏四兄弟迁址村北一里多的岭上居住,在此兴家立业,故名。建国初名为刘岭村;1958年改属刘岭大队;1983年改为刘岭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小毛庄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沿用至今。刘岭村:位于塔山镇东北2公里处。……。 |
刘岭村是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402102205。 |
刘岭村位于城前镇北部,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6亩。全村村民368人;两委班子3人,党员13人。该村依托丘陵地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林果 产业,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 |
该村姓刘的较多,又处于一山岭上,故得名刘岭。明清时期属台城里,西区一局,民国时期属四区,1944年全县行政区划为6个行政区、24个治村,村下仍设闾,刘岭行政村隶属于第五区。1958年11月,乡宁县与吉县合并,称乡吉县,1959年1月,西坡人民公社枣岭乡刘岭生产大队划稷山县管辖。1961年4月,乡宁、吉县分置,成为枣岭人民公社长咀湾生产大队刘岭生产队。1984年7月,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