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刘老庄村

刘老庄村

  刘老庄村位于顾集镇西部,与砖集镇相邻。全村总人口5200人,1296户,耕地面积5592亩,辖14个自然村,42个村民组。 刘老庄村村“两委”班子健全,设1个党总,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9人。近几年在村两委班子务实开拓,勤奋工作,在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修通了环村道路,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明初刘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岗上,红杏环抱有一寺,名杏岗寺,村在寺前以杏岗名村。崇祯年间河决黄水没村,刘姓外迁水退回村,遂更名为刘老庄。1949年属二区。1955年属平岗乡。1958年为河堤人民公社平东生产大队。1961年为河堤区平东生产大队。1965年为河堤人民公社平东生产大队。1966年为平岗人民公社老庄生产大队。1984年为平岗乡刘老庄村民委员会。1986年为平岗镇刘老庄村民委员会。刘老庄村……。
  明代初期,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并建村,后村民逐渐迁出,为附近刘姓的故居,取名为刘老庄。清属西五保。1912年属瓦岗区。1949年属二区瓦岗。1958年成立刘老庄生产大队,属瓦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称刘老庄村民委员会,属瓦岗乡。2009年5月属瓦岗镇。刘老庄村……。
  刘老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627202225。
  清康熙年间,刘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因念山东老家,取名为刘老庄。1949年10月属沈丘县宜路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宜路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宜路区。1965年成立刘老庄大队,属宜路公社。1983年刘老庄大队改为刘老庄村民委员会,属宜路乡。1987年11月撤乡设镇,属宜路镇至今。刘老庄村……。
  清乾隆年间,刘姓建村于此,名刘庄,后人丁兴旺,不少户数徙居他村,遂称为刘老庄。清光绪三十年(1904)属北官寺保。1936年属第五区金钟乡。1937年属南阳县掘地坪乡。1949年属南阳县石桥区刘老庄乡。1958年建刘老庄大队,属石桥公社。1975年属小寨公社。1984年改设刘老庄村民委员会,属小寨乡。1994年属卧龙区小寨乡。2005年属卧龙区龙兴乡。2013年属卧龙区潦河坡镇至今。刘老庄村……。
  刘老庄村位于黄岗镇西北部,距镇区10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万亩,耕地面积970亩,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花生、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近年来新发展夏枯球、艾叶等中药材,经济林以种植沙红桃、晚秋黄梨为主。辖7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238户888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237人,14-60岁有535人,60岁以上老人116人,有劳动能力的412人,分散供养五保6户6人,低保户59户62人,……。
  刘老庄村位于龙兴乡东北部,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475户,1891口人,耕地2780亩,属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体的浅山丘陵村。 该村走林业兴村的发展路子,累计栽种以银杏、柿子为主的经济林9万株,杨树12万株,引导群众发展脱毒红薯300余亩,培育牛羊养殖大户27户,全村大牲畜存栏数达到500头。引导农村妇女“农忙干农活,农闲织地毯”全村有90余户从事织地毯行业,织地毯户年均净增3000元以上。 该村狠……。
  刘老庄村位于淮安市西北28公里处,东接326省道,西邻205国道,据淮安涟水机场仅12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全村共有村民1795人,耕地3198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54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8名。刘老庄村是新四军82勇士抗敌三千、浴血奋战、英勇殉国的地方,-总书记在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特别提到“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英雄抗争的杰……。
  1912年至1934年为安塞县洛上川乡刘家老庄,1934年4月至1935年11月为安塞县革命委员会一区刘家老庄,1936年属甘洛县一区,1937年属甘泉县一区。1958年改为桥镇公社刘老庄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桥镇乡刘老庄行政村。1989年改为桥镇乡刘老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刘老庄村……。
更多资料
闂備礁鎼崯顐﹀箠韫囨稒鍋夐柛顐f礀缁犺绻濇繝鍌涘櫣闁稿鎷�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