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大埔县黄堂村位于西河镇西南部。我村辖31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464户,人口1797人;全村总面积8.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9亩。 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雨量约为1580mm,气候特征温暖、雨量适中。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西瓜、甜玉米,村特色经济收入有烤烟、西瓜、甜玉米,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992万元。 ……。 |
黄堂村是广西梧州市岑溪市糯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481112217。 |
明洪武三年(1370)黄姓迁此建村,后在村内建有一座庙堂,取村名黄堂。1949年属太康县第六区(逊母口)。1958年8月成立黄堂生产大队,属逊母口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黄堂村民委员会,属逊母口乡。1987年撤乡建镇,属逊母口镇至今。黄堂村……。 |
清初,黄氏迁此并建庙堂,故名。1949年属洋河区。1958年属洋河人民公社。1959年属肖王公社,曾分徐糟坊大队、黄堂大队。1962年合并为黄堂大队。1983年改黄堂村民委员会,属肖王乡。2014年8月属肖王镇至今。黄堂村……。 |
明代,锦衣卫亲军总旗黄本智,其六世孙守仁从睢州西南黄庄分居于此,建大房,故名黄堂。1949年属五区。1955年属周堂乡。1958年为周堂人民公社黄堂生产大队。1961年为周堂区黄堂生产大队。1965年为周堂人民公社黄堂生产大队。1984年为周堂乡黄堂村民委员会。1986年为周堂镇黄堂村民委员会。黄堂村:位于周堂镇以北1公里处。……。 |
清康熙年间,黄姓自河北保定迁此后,建“奶奶庙”一座,得名黄堂。后为区别于东黄堂,称今名。原属封仪县。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属睢州。1912年属睢县。1928年划归民权县,属王桥区。1955年属黄堂乡。1956年属黄堂乡,称黄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程庄公社,称黄堂生产大队。1963年复属程庄区,设黄堂小公社,仍名。1983年属程庄乡,称黄堂村民委员会。1998年属程庄镇,称黄堂村民委……。 |
明万历年间,黄氏从沛县迁此,兴集市,称大兴集。不久集废,在村西南修庙堂,改名黄堂。1949年属王集区。1958年属车站公社。1965年属李集人民公社,名为黄堂生产大队。1977年属杜集人民公社。1981年属郭庄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属郭庄乡,名为黄堂村民委员会。2005年属李集镇,沿用至今。黄堂村:位于李集镇东南4公里处。……。 |
下东街道黄堂村东接下东儒仕坪村,南与茶陵监狱相连,西与沿河村毗邻,北接洣水河。全村共有人口3216人,810户, 23个村民小组,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17.2%,初中以下占82.8%。全村有耕地面积1655亩,林地面积1400亩,水域面积50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贫困人数383人;已脱贫户51户,脱贫人数195人。……。 |
以境内黄塘洲片村得名,后因谐音演变为黄堂。1948年属萍乡县第五区凤鸣乡。1949年属湘东区黄塘乡。1955年合作社时成立团结、互助等3个初级社。1956年冬并为朝阳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时由朝阳高级社更名为黄塘大队属湘东公社。1968年改归湘东镇。1984年改为黄堂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诗源并入,仍名黄堂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黄堂村……。 |
1949年属六区黄堂乡,1955年属向塘区黄堂乡,1956年属向塘区河头乡。1958年属超英人民公社黄堂大队,1959改为向塘人民公社河头管理区黄堂大队。1961年属向塘区河头人民公社邓家、傅家、黄堂大队。1968年属中洲人民公社河头大队,1969年属向塘人民公社河头大队。1984年5月从河头大队分出,设立黄堂村村民委员会,属向塘乡,是年10月属向塘镇。黄堂村……。 |
清朝咸丰年间,一个姓黄的知府,在云南省为官告老还乡,路过此地,见此地依山傍水,土木生产茂盛。就在此地定居住下来,修建祠堂。由于本姓黄,故名黄堂。(1912-1949)属1区桃花乡13、14保,1949年为乐化区黄堂乡,1955年划为六个初级社,1957年转黄堂高级社,1981年为樵舍镇黄堂大队,1984年更名黄堂村民委员会。黄堂村……。 |
黄堂村是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02104207。 |
黄堂村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观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22103209。 |
黄堂村是浙江省金华市开发区汤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702106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