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早期境内廖姓村民居多,得名廖家村。1984年为廖家大队。1986年更名为廖家村。廖家村……。 |
因当地居民以廖姓居多,故名廖家,后成为村名。1949年前为万足乡第四保辖地。1951年民主建政时,改第四保置为廖家村,仍隶万足乡。1953年冬,分万足乡西南部置瓦厂乡,村随划。1956年1月,废瓦厂乡入万足乡,村复隶。1958年更名称红旗大队。属万足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重名,复以境内地名廖家盖更为队名。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廖家盖大队同时复称廖家盖村,隶万足乡。2003年12月……。 |
廖家村隶属于宁化县中沙乡。位于宁化县中部,中沙乡的东南面。东连城郊乡的下巫坊村,至湖村镇16公里,至国家级地质公园——“天鹅洞群风景区”19公里;西接本乡练畲村,至乡所在地9公里;南邻城郊乡马原村,至宁化县城关10公里;北毗湖村镇堪坑。【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约5.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有856人,194户,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村里居住的都是客家人,表现勤劳俭朴、热情好客,具有典……。 |
廖家村位于新桥镇南部,与本镇石槽村和樟树村相邻,童公路横贯全村。全村辖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76户,总人口2152人,土地面积17630亩。其中山林面积15500亩,空闲地980亩,耕地面积1150亩。全村现有党员59人,村支两委干部5人。近年来,廖家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共谋发展,以特色种植为基础,打造了“种、养、商、外出务工”业并举的块状经济模式。我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和“三个代表”……。 |
因明代由廖姓人迁建得名。1949年为马家、太和2村,属大圩区。1952年与一德、大力2村合并设一德乡,属临桂县第一区。1955年属大圩区。1958年分设大村、马家、太和、毛村4大队,属大圩公社。1962年合设一德公社,属大圩区。1966年撤一德公社,分设廖家大队,属大圩公社。1984年改为廖家村民委员会,属大圩镇辖。1987年改设廖家村公所。1995年复设廖家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廖家村……。 |
廖家,廖姓所居,故名。1950年属灵川县大塔乡。1958年为灵川县廖家、灯塔、沿严三个大队。1960年划归兴安县为廖家大队,属溶江公社。1962年改廖家公社,属溶江区。1966年改廖家大队,属溶江公社。1984年改廖家村,设廖家村民委员会,属溶江镇。1987年改廖家村公所。1995年复改为廖家村民委员会。2017年更名廖家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廖家村……。 |
明成化十二年(1476)设郧阳府,隶属郧阳府郧县。清初,沿袭明末建置,隶属郧县十堰镇。清同治五年(1866)隶属郧县南乡茅塔保。晚清,隶属郧县茅塔保。民国初年,隶属均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均县设4区38乡,隶属均县三区白浪乡。1948年6月,中共设立陕南两郧专署时,隶属两郧专署郧县十堰区茅塔乡。1956年2月农业合作社化时,隶属郧县十堰区白浪乡,茅塔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隶属廖家大……。 |
廖家村是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团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521108246。 |
廖家村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岩泊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30821101202。 |
廖家村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清塘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923101253。 |
廖家村是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井头圩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122105225。 |
廖家村是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麻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31123105204。 |
廖家村(Liaojia Cun)村域位于欧阳海镇南端,东邻五里村、周塘村,南与流峰镇西岸村交界,西与泗洲乡接壤,北与五里村、三白村相连,村部设于廖家自然村,距镇政府3公里。1958年成立廖家大队,1983年改为廖家村。村辖12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430户,人口1725人,面积5.0平方公里。2011年末,耕地面积1370亩,人均耕地0.8亩,林地面积2600亩;农业总产值950万元,人均……。 |
廖家村是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124104205。 |
廖家村民主要姓廖,故名廖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新余县狮峰乡第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新余县狮峰乡第二农会。1952年划归清江县第七区白湖乡。合作化时,由四个初级社转为跃进高级社。1958年为黄岗公社廖家大队。1968年并入黄岗公社白湖大队。1979年从白湖析出,仍为廖家大队。1984年更名廖家村民委员会。廖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