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为元朝行政村建制,因有九个自然村聚集组成,故名九都。始于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前,1959年成立九都大队,1984年后改为九都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九都村地处闽侯西沿,偏僻山区一个行政村,全村有8个自然村,人口1760人,耕地面积1400亩左右,村地面积30505亩,劳动力640人,大部分外出务工达540人。……。 |
九都行政村位于九都镇东面,距镇所在地仅0.8公里,全村462户,1972人,耕地面积1474.27亩,其中水田737亩,该村农民确保枇杷、柑桔、食用菌等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还大力进行茶叶生产,全村现有茶叶1000多亩,茶叶精初加工厂6家,在外开茶庄和从事茶叶销售的有200多人,每年茶叶总产值达1000多万元,是镇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的村之一。……。 |
九都村,取所辖自然村“九坪”“都郎”的名字中各一字得名。1933年为九都村,属融县和睦区荣安区。1947年属四荣乡。1949年属香粉区。1952年改设和平乡,属大苗山自治区四荣区。1955年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县四荣区。1958年改和平大队,属山鹰公社。1959年属香粉公社。1962年改和平公社,属四荣区。1966年属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区。1968年复改和平大队,属四荣公社。1984年改九都村并析出九……。 |
都里建制时,此地划为第九都而故名。1961年成立九都公社,1981年称九都村,2008年并村由原来的峡山村,九都村两村合一称九都村沿用至今。九都村……。 |
九都村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沔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225101225。 |
1949年前属双凤乡十一保,1949年属九都乡,1958年为双凤公社九都大队,1960年改为中童公社九都大队,1984年为九都村村民委员会。九都村……。 |
彝语意为此地经常有野猪活动,音译为“九都”,故名。1953年设置九都村,沿用至今。九都村……。 |
九都村地处九都港中心地段,有李家堰、横路、下油、下溪东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305户,人口1273人,党员57人。一农业为主,全村有良田900多亩,杨梅500多亩,近年来村民种植中药材600多亩,年收入500多亩万元,村两委班子10人,班子团结协作,为民务实,称职带领全体村民奔小康。近年来通过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黄皮屋整治,村集体猪舍建设,村内环境将有很大的改善,九都村今后工作:以九都风情带为核……。 |
九都村基本材料基本概况南田镇九都村是明朝开臣刘伯温的故里,地处高山平台,由原南三、南四村合并而成,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1328户,总人口2861人,其中农业人口2680人,全村农用地面积5487亩,其中耕地1245亩,园地482亩,山林面积3760亩。2011全村年总收入1708万元,人均收入7625元。生态环境状况南田镇九都村地处文成县西北部海拔650米的高山平台上,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之第六福地……。 |
九都村是2007年村镇规划调整后重起名,也是恢复历史严格的继承,由原株柳、北坞两村合并组成。他处于清凉峰镇东大门与龙岗镇无他村毗邻,区域面积为19.2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人。村行政机构设党总支一个,支部5个,92名党员,村民组织负责村务工作,设20个村民小组,负责650户农户的行政职能。以株柳片的工业功能区和北坞片的高山蔬菜总体布局,辖区内的工业企业30余家,蔬菜专业合作社3个,就业人员……。 |
九都村位于球川镇政府、红旗岗集政的1.5公里处,东与新合村相接,南与白石镇白石街小白石村相邻,西与黄泥畈相连,北与棋盘山相邻,辖6个自然村,289户,常住人口982人,总面积5510亩,良田840.3亩,旱地286亩,山林2836亩,2007年人均收入4189元,党员30名,村民代表31名(其中党员6名)。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杭金衢高速公路,上红线公路自东向西贯穿全境,距杭金衢高速公路红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