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建良种基地,供养这一区域种植,故而得名。明代属甘庄里尤家庙保。1924年属四区(驻上油岗)临云乡第十三保。1950年属五区(驻宋寨)三里乡。1954年属上油岗中心乡。1958年属上油岗乡公社橡栗大队。1963年从橡栗大队北部析出部分小队成立良种场。1966年更名为良种场大队。1983年6月撤社设乡,撤大队设村,成立良种场村民委员会,属上油岗乡至今。良种场村……。 |
良种场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龙曲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627106213。 |
良种场村位于光山县斛山乡政府西部,属平原地带,距县城8公里,北与赵桥交界,东与郑围孜村相连,南与蔡桥村接壤,西与鄢墩村相邻。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20亩,林地面积50亩,水域面积150亩。农作物以水稻、再生稻、油菜等。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庄,9个村民小组,290户,1200人,党员26人,其中两委班子成员4人,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团结有力。村室便民服务大厅一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0.8万元……。 |
明洪武四年(1371),刘氏自山西洪洞县迁虞城县,后又迁此建村。明万历年间,沿黄河两岸筑堤,因礼部尚书沈堤经过,在此留一路口,而得名刘堤口。1968年10月在设红旗良种繁育场,得名良种场。1948属陇海区。1953年属车站区。1955年属车站乡,名为刘堤口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车站人民公社,名为刘堤口生产大队。1958年属车站人民公社,更名为良种场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属车站乡,名为……。 |
“良种场”指该居民点原为良种场,是生产优良种子的地方,此地因此而得名。1974年在九集组建“南漳县良种场”;1987年由原南漳县园艺场(1958年成立)并入南漳县良种场;1998年7月,南漳县编委以南编复[1998]35号文件批复县良种场为副科(局)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2001年成立村委会;2009年,县良种场由县农业局直属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实行单位性质转变,人员身份置换,建立社区(场部);……。 |
良种场是指村民委员会辖区原为饶丰镇良种场驻地。因此地原为良种场,故沿用原称名叫“良种场村民委员会”。建于1957年,1984年10月改名为饶丰良种场分场,2000年属饶丰镇称良种场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良种场村……。 |
良种场村是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朱城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220183106207。 |
良种场村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前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20721100208。 |
良种场村是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张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0123102201。 |
良种场村是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巴日嘎斯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52221203203。 |
因本村是和田县建立的为当地群众提供品质优良的种子的基地,所以命名为良种场村。“良种场”,意指培育优良品种的场所。1958年为春花公社3大队;1980年改称托万比曾大队;1984年改称良种场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良种场。……。 |
以前有10户居民在此开垦种植,后来来此耕种的人越来越多,形成居民点,设立办事机构因此而得名。“良种场村”系汉语,“生产良种种子农场”之意。1968年成立良种场,县农业局管理培育棉花玉良种,1985年11月属新垦农场大队管理,2006年12月划归努尔巴格乡管理,称之为良种场。一直沿用此地名。良种场……。 |
因专业从事农作物良种繁育,故名。民国期间此地为头工,文革时期属呼图壁县跃进公社红胜大队,1984年二十里店乡政府成立后,此地划为二十里店乡良种场,直属二十里店乡政府。2008年设立行政村,更名为头工良种场村,沿用至今。良种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