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下村现有人口1007人,241户,由7个自然湾形成5个村民小组,低保户15户,35人,党员71人,其中大中专生12人,35岁以下15人,女党员9人。村辖区内有中国百强企业“湖北鸡笼山金矿”,村办企业四家,私营企业四家,年产值9千余万元,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逐年上升,农民年人平纯收入5000元。近年来,港下村旧貌换新颜,水泥路延伸到各个自然湾,LED路灯夜夜灯火通明,文体活动阵地组组都有,腰鼓队、龙……。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均属四区港下乡,1958年属凤岗公社港下大队;1962年属港下公社;1968年重属凤岗公社,1984年成立港下村民委员会,属港下乡。1989年撤销村民委员会,组建村公所;1993年11月,撤销村公所,恢复村委会建制,沿用至今。2001年港下村民委员会和焦坪村民委员会随港下乡并入相山镇。2003年焦坪村民委员会,并入港下村民委员会。港下村……。 |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1958年成立港下大队,属傅坊公社。1961年属石咀公社。1967年属傅坊公社。1984年由港下大队改名为港下村民委员会,属傅坊乡。港下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临川县太阳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临川县第九区河城乡。1958年冬建立董塘人民公社建立大队,因驻港下得名。1969年取消董塘公社建置,改隶于太阳人民公社。1971年划归东乡县马圩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撤社建乡,改名为马圩乡港下村民委员会,1985年撤乡建镇,为马圩镇港下村民委员会,至今。港下村……。 |
清同治年间,邹和科从本县驾山迁此定居。因村庄处小港下方,故名。1949年前属罗坊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罗坊乡。合作化时,由港下里、孔源里等4个初级社合并为五美、五星两个高级社。1958年组成五星大队。1974年改名为港下大队。约1996年叫港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港下村……。 |
原自然村“港下凌家”取港下二字和故名。1949年前属复兴乡八保,1949年后属六区(浩山乡)港下乡,1958年属瀼溪公社港下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称港下村。驻地鲁家包。得名后沿用至今。港下村在浪溪镇政府驻地东北面15千米。港下村,1697人。辖11个村民小组,有8个自然村:鲁家包、小桂凌家、沈家畈、车疲湾、黎家、新屋、内里、华家山。总面积16.73平方千米。……。 |
港下村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112111205。 |
为驻地港下自然村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1956年至1957年为互助组,初级社。1958年至1959年为高级社,1960年至1968年为降霞大队。1969年至1971年并招贤大队(含现招贤村、蔬菜村、聂城村、港下村。1972年至1978年(含招贤村、港下村、聂城村),1979年至1983年港下大队,1987年至1988年港下村民委员会,1989年至1990年更名港下村公所,1991年更名为港下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