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尾村地处长乐中部腹地,西毗路北村,南临上李、京林2村,东连大架村,北以沙京港与仙街村分界,辖湖尾、泮水、沙阪、花台下四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约2.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6亩,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等农作物,山林面积528亩,其中果林场213亩。全村总户数825户,人口2985人,设有3个村民小组,村“两委”7名,村民代表45名,村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6名,预备党员4名。村企业……。 |
湖尾村 湖尾村位于闽江上游建溪河畔,全村人口1086人,其0有56名党员,共有6民村委,有328户,辖4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300亩,林地面积12000亩。湖尾村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湖星岛沙滩约1.2平方公里。近年来,湖尾村坚持“以工为主”的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是大横绿色产业区重点发展区域之一。1997年招商引资落地的亿元企业——福建南平三红电缆……。 |
古时胜虺湖向西南方向延伸的窄长的尾部,称为“湖尾”,又名湖美村,因村东南面有一湖风景美丽,故名湖美。又因许多凫鸟到湖里凫水、嬉戏,形成一道美丽怡人的风景线,又名凫美村。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湖尾村。 【历史沿革】 明、清属十一都。民国33年(1944年)属英林镇伍坑保;建国后,1956年属金井区嘉排乡;1959年属金井公社嘉排大队;1961年属英林公社湖尾大队;1984年属英林镇湖尾村委会。 【行政……。 |
行政隶属 清时属诏安县五都五图南埭保湖尾村;民国时属东山县复兴镇湖尾村;建国后属二区湖南乡;1959年属康美人民公社湖尾生产大队;1961年属樟塘公社湖尾大队;1984年6月属樟塘乡湖尾村;1993年属樟塘镇湖尾村。 历史人文 湖尾属“颖川文化”,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府和美“陈氏祖祠”,明代迁居东山湖尾,有五百年历史。清代留田村乡亲移居台澎,在那里建了村庄叫林投巷,有一年,村要建祖祠,派人去,大家踊跃……。 |
1949年属阳江县七区。1953年设阳江县十七区。1956年属儒洞乡。1958年11月属大跃进人民公社,同年12月属儒洞人民公社。1959年设湖尾生产大队。1961年改属新墟人民公社。1983设湖尾乡,属新墟区。1987年2月改设湖尾村委会,属新墟镇。1988年阳江建市分县,属阳西县新墟镇。1989年改设湖尾管理区。1999年复设湖尾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湖尾村……。 |
因该区原属老二区,从1974年开始称为湖尾管理区,以驻地湖尾村取名。1974年设为湖尾管理区,2022年3月改为湖尾村民委员会。湖尾村……。 |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四周群山环抱,状似湖泊而得名。1951年称“湖尾乡”1961年为“湖乡管理区”,1963年撤管理区合并称“湖乡生产大队”1978年归为湖乡公社,1983年公社合并后设为“湖尾乡”1999年改称湖尾村委会。湖尾村……。 |
1948年前先后属万合、仓岭乡,1949年属高樟乡,1956年属万合乡。1958年成立万合公社湖尾大队,1968年与高樟大队并为高湖大队,1972年复原,1984年改称湖尾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湖尾村位于万合镇的东南方向,东接钟埠,西邻高樟,南靠赣江,北和湖头、沙垅村接壤,距万合圩镇5公里,辖15个村小组,7个自然村,共870户3002人,有肖、匡、袁、等姓氏,村党支部现有支委3名,党员41名。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