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沟镇黄山村位于夹沟镇北部,北靠曹村镇秦山村,西临镇头村,东接辛丰村,南连龙泉河,以夹沟村,津浦村为邻。现有人口3800人,土地面积5200亩,黄山荒坡5600亩。 黄山村所辖黄町、西山头、东山头三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13个党小组,党员109名(其中7名预备党员),下设黄町村、西山头、东山头3个支部。党总支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3名支部书记,13位党小组长。……。 |
此山位处岱鳌山与藻青山(上有藻青庵,故名)之间的一道低山岗,山上无植被,裸露黄色山体,故得名“黄坎山”。后人简称“黄山”。因其为行政村驻地,故得名黄山村村民委员会。民国年间属乐桥保。1949年废除保甲制,改乐桥乡黄山村(选区);1951年置乐桥区黄山乡;1955年成立农业合作社;1961年成立乐桥公社黄山大队;1984年更名为乐桥乡黄山村委会。1992年撤区并乡,黄山村隶属乐桥镇。2003年蜡庙村……。 |
黄山村位于何湾镇西南部,与本镇南山村、青阳县木镇镇相邻,总面积5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403户,1407人,有耕地1695亩,水田1265亩,有山场6430亩,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特色作物有丹皮、花生、蚕桑等,土特产品有丫山藕糖。 在黄山村境内有一座著名的驿马桥古名为玉虹桥 ,始建于宋朝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南陵县境内的古桥之最。 黄山村党支部有党员48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积极分子2……。 |
黄山行政村位于木镇南部,东连酉华石安村,南接酉华双冲村,西连木镇南河村,北面与武圣村隔七星河相望,一条4米宽,4.6公里长的村级水泥公路从村口向西北方向延伸。黄山村总面积8.38平方公里,共有14个村民组,小学、幼儿园各一所,5个私营企业(1个轻钙炉料公司、2个石粉厂、1个畜牧养殖公司、股份制林场1个)。2010年11月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村人口2028人,耕地面积2362.5亩(含退耕还林在内),……。 |
2007年由卯山村、西黄山村各取一字为黄山村。1953年前为江苏省徐州市,后划为安徽省宿州地区萧县皇藏区友好社。1958年人民公社时为于庄里乡人民公社卯山大队、西黄大队。1990年为于庄里乡黄山村。黄山村由卯山、西黄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辖上黄庄、中黄庄、下黄庄、前卯山、后卯山共5个自然村,总人口3616,有1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746亩,草场面积4500亩。黄山村党总支下辖卯山、西黄庄两个支部……。 |
黄山村位于骑山南坡,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2102人,共563户,分为6个村民组。其中党员30名,分为七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3名。全村耕地面积为3301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319亩,经济作物面积2976亩,粮食产量达3732吨。全村共有示范户数是2户。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 |
一、居情概况:黄山村位于香隅镇西部,距香隅镇政府4公里,东临合阜村;南连香隅化工园区、同心村;西与金鸡、莲湖村接壤;北倚香口林场。现有人口1272人,350户,黄山村党支部有0党员33名,全村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7亩,山林面积1000余亩,共8个村民小组。二、村史治革:黄山村原属香口乡管辖,1992年撤乡并镇隶属香隅镇人民政府管辖。三、产业经济:黄山村民委员会,原以水稻、棉花为主导……。 |
黄山村位于蚌埠市西侧,隶属禹会区长青乡,紧邻高新技术开发区,东临蚌西路,南临黄山大道,北临市公交公司汽车终点站,交通出入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现有土地650亩,人均0.3亩,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农户840户,人口有2206人,劳动力800人,流动人口200人。村现有集体经济……。 |
以黄山而得名。1958年属光辉人民公社横埠管理区;1961年为黄山大队,属横埠人民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为黄山村,属横埠乡;1992年属横埠镇。黄山村坐落在横埠镇镇政府西北,与镇区相连;村部坐落双涧组。在全村辖14个村民组(自然庄),1115户,4111人,耕地面积2497亩,山场面积2900亩。丘陵地貌。村民分布在横埠河两岸。南北交通便利,水泥路北连合铜公路,南接铜安路,东西交通正在筹建水泥……。 |
黄山,指境内有座山名为黄山。1958年,为黄山大队、双桥大队,属洪镇人民公社委员会;1984年,为黄山村村民委员会、双桥村村民委员会,属洪镇乡人民政府;1992年撤区并乡设镇,属洪铺镇人民政府;2005年黄山村村民委员会与双桥村村民委员会合并,组建黄山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洪铺镇人民政府,地名沿用至今。黄山村位于洪铺镇南部,下辖33个村民组,共612户,人口2690人,其中农业人口2641人,党员65……。 |
11、重庆市綦江区隆盛镇黄山村 黄山村组织机构的演变过程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59年4月,从插莲大队和山林大队各划出一部分,组建黄山大队(以泥质呈黄色得名),而到1966年5月,由于“文革”开始,社会-,行政工作瘫痪。在1969年2月5日,成立黄山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实行政社分开,大队“大队革命委员会”改为“大队管理委员会”,1980年12月,实行政社分开,大队“大队革命委员会”改为“大队管理委员会”,1……。 |
12、重庆市石柱县大歇镇黄山村 以黄岭、后山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黄山村。2002年12月25日,石柱府发〔2002〕180号文件批复,撤销黄岭村、后山村、龙洞村,合并设立黄山村,沿用至今。黄山村……。 |
13、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黄山村 以境内黄家山,故而得名。1976年,陈家公社辖黄山、蒲山等14大队;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开,大队更名为村;2004年10月,村组建制规模调整,蒲山村并入为黄山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黄山村……。 |
黄山村,因山岭多系黄土,旧时水土流失严重,故名。明清时期属南安三十五都;民国时期分为黄前保和黄后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称黄山乡;1958年成立联山大队;1961年划分顶当、中当、下当三个大队;1965年合并为一大队;1984年改为黄山村民委员会。黄山村……。 |
旧时因该山形似凤凰,称为凰山,后因谐音演变成今名,位于黄山脚下,故名。1948年属林森县四维乡,1950年改为黄山乡,1958年成立黄山大队,文革时期改为红山大队,1984年改为黄山村委会,属城门乡,1992年属城门镇。黄山村地处324国道旁边,与盖山投资区相邻,城门镇经济较强,以集汽车销售、服务为主的产业带,辖区内拥有工业区、华夏汽车城、超大集团等。交通便利,外来人口众多。现有户数1286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