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内的一座黄花墩得名,故得名黄花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前为黄花乡;1950年4月分设龙潭乡,属之;1958年9月成立龙潭公社,永新大队属之;1967年更名红卫公社,属之不变;1972年8月永新大队划出黄花大队;1972年8月更名柿树公社,黄花大队属之不变;1983年6月改柿树乡,黄花村属之;1985年12月柿树乡更名柿树岗乡,黄花村属之;2004年5月原郭墩村并入黄花村。黄花村位于柿树岗乡柿防……。 |
因境内翻花水,谐音为“黄花”,得名黄花村。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七甲所辖,民国属第二区百步乡属地。1958年成立长桂人民公社,设黄花大队,1984年改黄花村,成立黄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黄花村……。 |
黄花村,位于青莲镇东方,与茅田、新政、白家相邻。幅员面积10.99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460户,1700多人。全村党员共46人,其中女性4人。 黄花村地处大巴山区,属偏远山区。主要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土豆、玉米、水稻。现今,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成立了以花椒和山鸡为主的2个专业合作社,作为带动村民万元增收的主要力量。……。 |
因靠近九墩镇小泉村黄花滩农场而得名。1997年成立黄花村村民委员会,属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管辖。黄花村……。 |
因盛产野生黄花,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黄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黄花村村民委员会至今。黄花村……。 |
种冬小麦时候,野生黄菊花开放了,庄稼人就知道该播种冬小麦了。传说因此地黄花遍野而得名黄花,故而得名黄花村村民委员会。1961年5月,管理区改建公社,称为黄花村,设立黄花村大队;1983年为黄花村村民委员会,自此一直沿用,2017年8月7日撤乡设镇,属陇山镇至今。黄花村……。 |
黄花村委位于石角镇南面,距镇政府约20公里,人口6500人,耕地面积1926.5亩,办事处设在黄花街道。黄花村委耕地是山冚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耕自食,黄花村委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和沙糖桔、水柿、白榄等名优水果,效果较好,黄花山清水秀,市旅游好地,是老游击区。辖26条自然村,为:车头村、连塘村、存久洞村、麻蕉冚村、新围村、走马夫村、小水村、中华村、老仁村、杨梅坑村、滴水岩村、新田村、水尾村。……。 |
因全村人口占九成多是黄姓人而故名。解放初是青山乡,至1968年由青山乡改为曲塘大队、东风大队,1976年从曲塘分出,1983年撤销东风大队改为黄花乡,1988年为黄花管理区,1999年为黄花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黄花村……。 |
因解放前称黄花堡而得名。解放后属半径乡,1961年从半径分出成立黄花大队,1984年并为半径乡,1987年从半径乡分出为黄花村,1989年撤村改黄花管理区,1999年设村委会,沿用至今。黄花村……。 |
因明末清初,黄姓到该地开基时,河坝山长满野菊花、芒草花,称“芒草坝”,后因菊花为黄色,黄与芒谐音,更名黄花坝,后改称黄花村,故名。1958年属附城公社黄花大队,1961年属黄花公社黄花大队,1963年属附城公社黄花大队,1983年属附城区黄花乡,1987年属附城乡黄花村委会,1989年改为黄花管理区,1999年属附城镇黄花村委会,2009年7月属紫城镇,沿用至今。黄花村……。 |
梅州市丰顺县黄花村位于砂田镇西部。黄花村辖14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224户,人口1106人;全村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亩。黄花村年平均气温为18.5摄氏度,年降雨量约为1600毫米,气候特征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村特色经济收入有旅游,上一年黄花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440万元。近年来,黄花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黄花村主要以旅游为主要经济收入。大力发展旅游业,被评为……。 |
因旧时此地有许多野生黄花,故名。解放前属大洋分乡管辖,解放后并入谷前乡管辖,1958年改属铁场公社管辖,与秀联合为黄花大队,1983年改设黄花乡,1986年改村委会,1989年后改管理区,1999年设村委员会,沿用至今。黄花村……。 |
黄花村是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六陈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821103204。 |
黄花村位于平坝县城西北面20公里处,坐落于省级风景区斯拉河沿岸,隶属乐平乡,与大尧村、谷忙村、补陇村、高原村、青峰村和塘约村相邻,地处安风林区中部,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煤炭资源。全村共10个自然村寨,13个村民组,现有村民住户373户,总人口数为1410人,总耕地面积为1376亩,林地526亩,牧草地121亩,森林覆盖率为40%。 --人口总数:1410人 农业人口:1370人非农业人口:40人……。 |
黄花村是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0603205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