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王村位于大兴集乡东部,全村现有397户、2000余人,11个自然庄、13个村民组,区域面积3974亩。村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只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5人。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8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近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为创建新农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而努力,经过几年的奋斗……。 |
后王村:根据历史记载,后王村直到解放后初期原名是厚衡,由于各种原因和潮汕话的谐音,逐渐改写为厚王、后衡,最后成为现用的后王。后王村是一个半丘陵地带,半渔农的村庄,属广东省惠来县靖海镇管辖,行政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2公里,拥有耕地面积54.66公顷,总户籍人口现有2875人,从业人员940人(其中外出人员512人),现已基本实现三通,集体经济落后。……。 |
传说有二,一说明永乐二年,山西迁民段、王二姓首居此地,取村名段家王村,又名王村镇。民国36年,因村大分为西、前、后王村3个行政村。二说明永乐二年,山西迁民至此定居,为宋村营的一股,因闹纠纷,从宋村营析出,以村内大庙中桌子上刻字“西王”为记,取村名西王村。民国36年,因村大分为西、前、后王村3个行政村。侯贯镇后王村共有1446人、368户、8个村民小组、42名党员,总耕地3082亩,以棉花种植为主。……。 |
后王村是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30925100257。 |
后王村位于南皮县潞灌乡西南部,漳卫新河北岸,隔河与山东省相望,有农户近300户,村民1180人,耕地1200亩,党员30名。后王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沿漳卫新河种植有速生杨林带,另外,村民多自发在沙荒地中种植各种树木,用于压沙治荒,并取得林木相应经济收入。后王村在政府扶贫帮助下,建设高标准鸡棚7个,占地20亩。有养猪专业户一户,年出栏500头以上。有五金企……。 |
霞口镇后王村总人口438人,158户,耕地12371亩,深井5眼,浅井11眼,变压器5台,两委班子健全,村干部5人,党员16人。……。 |
在前王村西,曾有唐乾宁年间修建的小塔一座,碑文记载:王氏最早在此占产立庄,并建此塔。因此得名王村。后王村位于坊珊公社驻地南8公里处,北靠高宁公路。跑势平坦,多为沙土质。均系汉族。耕地面积471A亩。公元1962年分成前王村,后王村,东王村,为三个大队驻地。……。 |
清初,名王花园。清中期,一部分居民从关口村、滩上村迁入,发展成村,取王姓后来居住之意,故名后王。1949年属西华县第五区。1956年属田口中乡。1958年为聂堆公社后王村大队。1975年为田口公社后王村大队。1984年为田口乡后王村民委员会至今。后王村……。 |
后王村位于九龙乡最东部,文厚公路穿境而过。东与文渠乡接壤,南邻后李村,西接九龙村,北靠前河村。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650户,总人3050人,耕地面积3852亩。全村现有55名党员,群众代表63人。人均收入达4500元以上。 为了发展我村经济,方便广大群出行和生产,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全村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已修建贯通全村近10公里的水泥路和沙石路,……。 |
据传自古王河口迁此建村,因位于王河口北部,故称后王,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后王。1950年设村。1953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高级社。1958年成立后王大队,隶属二安公社。1984年成立后王村民委员会,属二安乡。2014年撤乡设镇,称二安镇后王村民委员会至今。后王村……。 |
后王村位于廉村镇正西7公里处,下辖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760亩,8个村民组,536户,2475人,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83人。该村500千伏光伏发电建设完成后,年收入6万元。同时标准化车间、仓储库房、剁椒机等扶贫项目,年租金总收入10万元以上,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让一部分村民就近就业,提高了经济收入。另外,该村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调整种植结构,流转土地种植辣椒。提高了集体收入。……。 |
清咸丰二年(1852),从涧沟王(现本乡李集村委会)迁来三户姓王人家,清光绪五年(1879)从本乡大许村迁来三户姓许人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从本乡前葛老村迁来三户姓葛人家,因姓王人多,所以村名叫小王庄。解放后改名为后王庄。清属大陌里。1941年属和合乡。1950年属和店乡。1958年设立和店生产大队,属和店人民公社。1980年由和店生产大队析出设后王生产大队。1983年底改称后王村民委员会……。 |
传唐代即有后王村,以王姓居一土岗北(北为后)得名后王。1958年5月归苏寨乡,8月属苏寨人民公社,建后王大队,以大队部在后王得名。1960年合苏寨人民公社,入广武人民公社。1961年属广武区后王公社。1963年恢复的广武人民公社。1983年因体制改革,后王大队变更为后王村民委员会,属广武乡。1994年属广武镇至今。后王村……。 |
清代,叫王苇坑,因村西南有一生长芦苇大坑,后来此坑失去生机,后来芦苇也没有了,把王苇坑分前王庄和后王庄,本村为后王庄。1949年属第七区。1950年属第十二区。1956年属马铺乡。1958年属马铺人民公社韩老家大队。1983年属马铺乡韩老家村民委员会。1985年从韩老家村民委员会划出,成立后王庄村民委员会,属马铺乡。1990年为马铺镇后王庄村民委员会。2013年改称后王村民委员会,属贾滩镇至今。后……。 |
清光绪初年王氏自村南王堂(今前王堂)迁此,故名。1955年属安平区王堂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安平乡王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安平人民公社王堂生产大队。1975年从王堂生产大队析出设后王堂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后王堂村民委员会,属安平乡。2005年乡改镇,属安平镇至今。后王村:位于安平镇西北4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