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洪口村

洪口村

  村外有口井,称“龙口”,方言谐音衍为今名。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洪口大队。1983年10月,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立乡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更名为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1984年,撤销洪口大队,设立洪口村民委员会,简称洪口村。洪口村……。
  因至洪口水电站建设,全村人口于2006至2007年全部迁往七都秋山尾、霍童镇霍童村两个移民安置点和城区等。未淹村庄为原乡政府驻地。辖洪口、朱家洋、岭兜、柏洋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05年移民迁有305户,1251人。村里曾有多人参加红军,并于1938年北山抗日,已知姓名有张建东。谢红第、李成起等烈士。……。
  洪口村以洪口畈而得名。相宋朝曾有两军在此鏖战,伤亡惨重,鲜血染红了田畈,汇成血流,向垄口泻去,故名“红口畈”。又一说,很久以前,此地原为“黑口”。传说有一匹白马夜晚出来侵害庄稼害人,被当地居民一铳打死,流了七天七夜的血。此地被称为“红口”。因方言“洪”与“红”音近,故称“洪口”。明清时期,隶属咸宁县长乐乡上十三都。民国时期,周贴李、新屋李、段家、肖家、燕窝金、新屋金、祝家台、庄屋8个村庄,下蔡、中……。
  “洪口”为辖区内自然村名,意为洪水随山口流入南峰港。1949年属南台区;1955年属铜矿区殷祖乡;1962年为铜矿区殷祖公社四大队;1975年为铜矿公社殷祖片区洪口大队;1984年为殷祖镇洪口村至今。洪口村……。
  洪口村是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24001209。
  洪口村位于青田县城东南,是汤垟乡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是北纬27度59分,东径120度12分,总面积约平方公里,东与仁庄镇的松坑村相邻,南与本乡的汤垟、干坑村相接,西与本乡的西天坑村相连,北与仁庄镇的吴岸交界。村委驻地设在洪口,距离县城25公里,是汤垟乡的东大门。洪口村在明洪武年间属兴仁乡,清时属四都七源,民国时期属一区四内乡,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三日青田解放时属水南区四内乡,一九四九年时建制洪口行政村……。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