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概况 河坡村地处关庙镇东部3公里处,S102线北面,全村1045户村民共4986人,耕地5418亩,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 河坡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74名。该总支注重抓党员的教育管理,能够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抓好党员联系户工作,认真实践“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把一些有致富本领的青年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不断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2、经济特色……。 |
河坡村位于枫芸乡政府西面,距枫芸乡政府约5公里,北邻金星村,东邻枫芸村,南邻青山村,西与香坝乡隔河相望,总面积3828亩。六个村民组,总人口9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人,主要民族有:汉、苗、土家、蒙古族,有着丰富森林、铜矿等资源,有旅游景点一线天、之字峡,万卷书山水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红薯,主要经济作物油菜、辣椒为经济支柱。……。 |
龙皇阁大学王十朋隐居在太康大吉岗东北十里,在此地建18所楼,取村名楼王村。后又在楼王村东1里建一书馆,因王氏六世孙长子东坡在此读书,此地并以东坡为名,因临铁底河,故更名为河坡。1949年属太康县第三区(王集)。1958年8月成立河坡生产大队,属王集公社。1975年12月划属龙曲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河坡村民委员会,属龙曲乡。1998年撤乡建镇,属龙曲镇至今。河坡村……。 |
因临潘河建庄,故名。清属裕州清新下里。民国初属中区。1931年属一区。1942年属杨集镇。1947年属鲁南县杨集区。1949年鲁南县撤销属方城县赭阳区。1951年属十三区。1958年属龙泉公社。1961年属城郊区。1969年属杨集公社建河坡大队。1984年改为河坡村民委员会后,属杨集乡,2018年改置镇后,属杨集镇。河坡村……。 |
村碑文载:明代,樊姓始祖由外地迁此定居,因村庄建在小河坡上,故名樊河坡。1958年属骑岭公社王庄大队。1959年王庄大队析置河坡大队,属骑岭公社。1984年改河坡村民委员会,属骑岭乡。河坡村……。 |
该村的中间有条古河道,房屋建筑在河道两边,故名河坡。民国时期为河坡,属襄陵县管辖。1954年9月,两县合并,归襄汾县管辖。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隶属跃进公社。1959年1月,襄汾县撤销,属临汾县管辖。1961年7月恢复襄汾县建制,隶属襄汾县管辖。几经变更,到1979年底为河坡大队,归邓庄公社管辖。1984年2月改行乡镇制,改称为河坡村民委员会,隶属邓庄镇管辖至今。河……。 |
河坡村基本情况河坡村地处夏店镇西南部,下辖3个自然村,全村农业户55户,合计205人,耕地面积约1165亩,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村民多数以种植农作物为经济主要来源,基础比较薄弱。全村党员12名,分为两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1名。团结奋进的支、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六大战略,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
河坡村位于开发区东区、城郊结合部,东面与王垅村相邻,南靠石太铁路,西面是义白路,北面紧靠百度云计算工程平台。1993年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后,隶属关系由郊区李家庄乡划归开发区管辖,在保留村委会建制的前提下,村民均由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全村共有349户,747人,划分为9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20人。历年来,除厂矿企业占用河坡村土地外,开发区东区开发共占用河坡村土地638.04亩。现全村居民住……。 |